一桥一水一塬一风光国昌评论

桥在水上,水在桥下,塬在高处把脚伸进水中,桥是人修的,水一半是黄河支流流,一半是人围的,唯有塬是天然形成的,塬上有人家,错落有致,抒写着自然的田园风光,这便是一个叫考勒的乡。

考勒,是东乡族自治县西北部的一个乡。年前大家对这个名字比较陌生,年的时候应该全国人民都听过这个名字,因为折达公路质量问题使考勒隧道成了当年媒体舆论的高频词,考勒隧道就在考勒乡,而考勒乡恰巧就在隧道上面的塬上。

三月初,季节已进入仲春,可西北的风景还是固守着冬天的色彩,老树枯枝在高处突兀地指着天空,沟梁山峁裸露着黄褐色的皮肤连绵起伏,公路如大地的肠道一样在沟壑之间蜿蜒,车子穿行其中,左边是山,右边还是山,过了一个弯,前面还是一个弯。

直到一座雄伟的大坝出现时,一片广阔的绿便映入眼帘,这就是被誉为“高原明珠”的刘家峡水库,而我们的目的地则是水库东南侧的考勒乡。所以,过了永靖县城,车子沿着折达公路南行进入考勒隧道,隧道南出口处三五百米,一座具有伊斯兰风格的加劲梁悬索桥耸立眼前,横架南北,颇显雄伟壮观,这就是刘家峡大桥,距离桥头七八米右侧处有一出口,拐出去是一条从半山腰斜上的水泥路,下面是碧绿万顷的刘家峡水库,山上便是考勒乡。

刘家峡大桥是为跨越刘家峡水库黄河支流而设,仰望高高耸立的桥塔,有种直指苍穹的雄壮。桥头设有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南望黄河支流,北望便是水库,桥头西南一条连绵状的丘陵如蚯蚓一样由高到低缓缓浸入清澈的水中,倒影与形成由粗到细的螺旋状的矛头,好像一柄长矛向前劈水飞去,前面是一片碧绿的开阔,夹在两山之中,和蓝天映照,便有了一种清澈透明的蓝盈盈的美,令人心旷神怡。

车子沿着灰白坚硬的水泥路缓缓爬行而上,在半山坡的时候,低处的水是水,爬行的山也是山,但是,等上到高处的时候,山脚下的水依然是水,而高处却不是山,是一片硕大宽阔的塬,田垄整齐,人家稠密,山还在更远处,似乎与天相接,使这片土地充满了神奇。

水在低处,高处却不是山而是塬,不过,这正是黄土高原地理地貌的特色,有水的地方有塬,有塬的地方就有人家。踏上的这片土地,正是隶属于东乡族自治县的考勒乡,这是一个叫三塬村的地方,也是乡政府所在地。

当车子蜿蜒而上,停在塬上的时候,整个视野变得开阔起来,俯瞰坡脚下,由南向北是看不见尽头的、宛如一块巨大的镜子的水面,东面是平整的开阔的耕地,西边也就是水库的西岸上人家错落,真切地感受到人类依山而居、傍水而生。

再看脚下,有一块宽大的空地,空地当中立着一块“三塬遗址”的碑,上面写着“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面显示“甘肃省人民政府于年3月29日公布、甘肃省人民政府年3月2日立”的字样,显得突出而又厚重。

我不知道三塬村的名称是否与此有关,但据当地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出土了大量的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的陶片,对研究马家窑文化的文化的发展序列和与齐家文化的关系有重要价值,面积约有50万平方米,文化层后0.5—1米,暴露有房址和墓葬。可见,在这片土地,历史上很早就有人类生存。

对于这块土地的历史,除了以上文字,目前还没有过多的文献和记载,但是,根据已出土的文物,绝对有着农耕文明的历史故事。而且,不说历史,就目前来看,考勒这块土地有着吸引人的地方。

“三塬遗址”目前看来是一片空地,但它所处的位置可以说是一个一览刘家峡水库的观景台,站在“遗址”平台上,向南、向西、向北都可以看到水库那一片蓝盈盈的水,山脚下的刘家峡大桥显得低矮起来,而折达公路上来往的车辆更是犹如爬行的虫子,真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了,看山看水,在这光秃秃的春天就令人耳目一新,这要是绿意盎然的夏季,应该更是美不胜收。

于是我想,如果将这块遗志打造成一个人文风景区,然后上面见建一个观景台,无论春夏秋冬,都可以远眺近看一湖绿水,聆听那水的喧哗或私语,感受水与山的交融与亲密,应该是周边居民不错休闲去处。

就在斜阳西落时,我们正好从那半坡的山路上缓缓而下,一轮红日挂在西边天地相接处,晚霞落日,将一片碧蓝的水面辉映的鲜艳夺目的,夕阳红日,在水中荡漾,渲染成一幅“夕阳无限好”的山水画。此情此景,如果文人骚客到此,绝对会写出千古流芳的诗歌,或挥毫泼墨,绘出晚霞余晖的落日图。而此时,我想塬上的那些人家,一定被这斜阳的余晖月浸染的辉煌灿烂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50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