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自青藏高原奔腾而来,在漫长的岁月里养育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被中华儿女称为母亲河。甘肃临夏地区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处,这里的人们沿河居住,以黄河中上游的自然资源为生命依托,汲取着黄河上千年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在黄河中上游创造出了与黄河息息相关、具有典型历史文化意义的民间艺术“花儿”,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增添了一份别样的瑰丽。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至今,音乐舞台涌现出了一大批经典的本土“花儿”音乐作品和民间表演艺术家,在中国民间历史文化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艺术种类,推动了西北地区民间艺术的发展,形成了独具匠心的“花儿”艺术文化,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丰富当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为中国民族艺术在演唱、表演、创作上增添了新的领域,开创了中国独特的音乐表演艺术体系。一、“花儿”的文化表达“花儿”是流行于西北地区的多民族民歌,因歌词中将青年女子比喻为“花儿”而得名。
作为“花儿”最主要的起源地和传唱地,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花儿之乡”的称号,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康乐县、和政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花儿保护基地和中国花儿传承基地”,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和永靖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民歌考察采录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甘肃花儿”获准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临夏由于是“花儿”的发源地和主要传唱区域,也由此奠定了在“花儿”艺术领域的重要地位。目前学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花儿产生于隋唐时期,成熟于元末明初(公元年前后)。
也有学者认为“花儿”的起源时间应该更早。“花儿”的文学艺术价值很高,既有音乐艺术价值,又有民间文学价值,所以被人们称为西北之魂。由于音调、串词和传布地区的差异,花儿被分为“河湟花儿”“洮岷花儿”“六盘山花儿”3个大类,现在民间传唱的主要是“河湟花儿”“洮岷花儿”。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中华大地上不同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区域之一,受地域条件的限制和文化特色的影响,这一地区至今保留着各种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当地民间音乐艺术是回、汉、藏、东乡族等十多个民族在长期的相互依存中共同创造出来的,保留着多民族的民俗与文化精华的历史痕迹,“花儿”就是在这一背景中衍生出的特有的文化形式。从当地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可以看出,各民族的宗教信仰或者生活习俗虽各有不同,但几百年来渗透在不同民族人们脑海中共有的特殊交流形式就是“花儿”了。
虽然没有文字等资料作为标准传播,但当地人民的智慧造就了“花儿”以口传心授的方式继承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而正是口传心授这种特殊的传承方式成就了“花儿”歌手的价值和意义。“花儿”歌手作为历史主体的记忆与保存者在“花儿”传唱区域是很受尊重甚至是被人们敬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