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历史概念

北京去哪个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bdfal/150507/4620144.html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依据中国历史大系表相传经历了史前时期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尧、舜、禹等时代,《先秦史》载:“吾国开化之迹,可征者始于巢、燧、羲、农。”就文字而言,相传伏羲作八卦,仓颉造字。19世纪末发现甲骨文,近些年又发现更早期文字高邮陶文等。中国早期就有敬天祭祖的传统,注重人伦道德。自唐、虞至夏、商、周三代皆封邦建国之时代,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周朝末期进入春秋战国,产生了诸子百家,汉以后成为儒家社会,都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

距今年到年的文化,近代以来考古发现的金陵北阴阳营文化、高邮龙虬文化、嘉兴马家浜文化、余姚河姆渡文化、含山凌家滩文化、潜山薛家岗文化、天门石家河文化、巫山大溪文化等,分布于长江上中下游。三星堆遗址发现的古蜀文明,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

中国文化在古代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并且不断延绵传承创新至今。近代以后的西洋文化自明代时传入中国,在清末和民国初年对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形成于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推动了中国文化的进步,而形成于西方的民主政治观念和马列主义思想等文化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总而要之,或谓自太古至秦、汉,为中国人创造文化及继续发达之时期;自明清以来,则为中国文化中衰之时期。在中国大陆,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逐渐兴起,复兴中华传统文化与政治民主化成为一个社会趋势[1]。

史前文化

有历史学家将没有文字出现之前的文化称为史前文化。中国境内有多处早期人类活动的遗址被发现。考古证据显示万年至25万年前,中国就有直立人居住,考古发现的有巫山人、元谋人、蓝田人、南京直立人、北京直立人等。旧石器时代时人类使用的多为简单的打制石器,而新石器时代多使用磨制石器,表面平滑锐利,已经相当精致。石器时代的工具材质也已经不限于石器,诸如竹器、木器、陶器、骨器等都已经被大量使用。火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也起到重大作用。人类开始用火来烹调食物以延长寿命,并且火也可以用来烧制陶器与玉器。

近代考古在中原地区发现的裴李岗文化、贾湖文化等,年前至年前已经进入以原始农业、畜禽饲养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以渔猎业为辅的原始氏族社会,其中出土的龟甲契刻符号与约年前的殷商甲骨文有类同和相似之处,是中国乃至世界发现最早与文字起源有关的实物资料。当华夏文明在中原发展的时候,中国疆域内还分布着其他各种文化。其中,距今年到年的文化,近代以来考古发现的金陵北阴阳营文化、高邮龙虬文化、嘉兴马家浜文化、余姚河姆渡文化、含山凌家滩文化、潜山薛家岗文化、天门石家河文化、巫山大溪文化等,分布于长江下游、中游和上游等地。三星堆遗址发现的古蜀文明,更是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

早先人们认为中华文化单一起源于黄河流域,但晚近的考古研究证明史前文化范围遍及中国各地,呈现各地并起的现象,并各有其风格。在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其被认为是来源自中亚之安多文化,距今约一万年历史,以及后来之老官台文化和其延续的龙山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辽河中上游流域地区的红山文化,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四川地区的三星堆文化,还有台湾岛上的圆山文化。而在香港之黄土峒文化,更是中国华南地区文化之最早遗址,距今四万多年[2]。

传说时代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是夏以前远古中国杰出首领的代表。中国神话始于盘古开天辟地,显示盘古可能是早期开辟疆土的领袖。女娲补天造人的神话,则表明女娲可能是教化婚配生育的首领。传说燧人发明钻燧取火,神农开创农业及医药,伏羲教民渔、猎、畜牧,创造八卦、文字,此即三皇。三皇之后的首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五帝时期,古黄河水患严重,大禹以疏导之法成功治水,被推为王[3]。

夏商西周

夏商周三代文化最大的特色即为宗法制度。宗法制度萌芽于夏朝,宗法制度完备确立在西周,其是在晚商的长子继承制的法则上加以严格规范与执行。标志为嫡长子继承制、土地分封制与严格的宗庙祭祀制度。在宗法制度下,“礼仪”对每个士族成员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实际上宗法制度已经成为一种未成文的习惯法。在宗统范围内宗庙里祭祀辈分之亲疏,即规定了地位的高下。宗庙里的谱牒,即是政治上的名分。在宗法体制下,“国”与“天下”是以“家”做原型扩大的,“家”的精神乃成为各级政治秩序的基型。宗法制度在西周末期已开始瓦解,但宗法制度的影响却长期笼罩着中华社会。西周的宗法封建制度留给春秋战国时期士人天下只有一个共主的观念,这种思想也为秦汉帝国的建立与统一奠定基础。宗法制度的影响不仅是政治层面的影响,也不限于统治阶级,它在后世成为平民社会宗族概念的基础而普遍传承。

在中国文化史上,商朝、周朝时期的中国人产生了永不死亡的先妣神观念,也未有佛教宣导的轮回转世的思想。但当时的人也已经认为人死后会变成鬼,并且生前的身份会在阴间延续。因此商周时代人们认为人死后的灵魂依然继续关心影响人世之事,这导致占卜的流行。而是否能够得到鬼神的保护在于祭祀典礼是否恰当。商朝卜问的工具多为龟甲或骨头,而周人卜问的工具已经转为由阴阳符号组成的八卦及扩充而来的六十四卦来表示吉凶。到了西周晚期,统治者与士人已对天命产生怀疑。士人逐渐看重“民心”,而获取民心就要施行“德政”,这后来就成为儒家主张“德治”的依据。

商周时代的礼器以青铜器和玉器最重要。其造型典雅庄重,体现当时的文化特质。中国的青铜冶炼技术在商周时期也达到了一个先进成熟的阶段。周代手工业种类增加,分类更细致,因此有百工之说。商周时期发展成熟的阴阳五行学说也成为中国最早对自然现象的归纳方法。五行八卦学说更成为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之一。商代已经有专司天文的人员,并在夏代天干记日的基础上发展出干支记日法。周代发明了圭表测影的方法后更确定了部分节气与十二时辰。在数学方面商代已开始使用十进位制,西周时期数学更成为“士”的必修科目。

在东亚大陆上发现的最早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三百年的历史,商代奠定了中国主体字形声字的基础。商周时期也有不少知名的文学作品诞生流传,诸如《尚书》、《诗经》等[4]。

春秋战国

西周末年,贵族政治趋于崩溃,宗法秩序日益混乱。春秋战国时代不仅是旧社会秩序的瓦解,也是新社会形态形成的时期。封建时期采用世卿世禄制,贵族世代为官。战国时期开始突破,出现了“布衣卿相”。在战国时代,世袭贵族没落消失,农民由依附者变为小自耕农,私有土地成为一般土地所有形态,私人工商业也随之兴起。

在东周时期,由于宗教束缚的解除,新的社会风尚取而代之。春秋战国时期,四则运算已经完备。在历算方面,战国末期已有根据太阳年运转的二十四个节气。战国时代也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建立的时代。冶铁业的兴起更是加速了土地的开垦。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于此时开始,其中最出色的都江堰到如今还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春秋战国之时,官学散于民间,百家学术萌发,人文理性精神日进,因而夏商周时代嬗变而来之宗教观念焕然一新。季梁曰:“民,神之主也,是以圣人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神为人所创造,民为神主,则前古神秘观念渐消。上古“上帝”之概念渐由自然之“天”取代,天为道德民意之化身,这构成了后世中国文化信仰的一个基础,而“敬天祭祖”是中国文化中最基本的信仰要素。

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开放运动其规模之大历史之长也为仅见。人文思想在此时期也成为中国哲学的支柱。诸子百家在这个历史阶段各自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与处世思想,其中,为孔子、孟子、荀子所主张崇尚伦理道德的儒家、为老子、庄子、列子所主张崇尚自然无为的道家、为墨子所主张的墨家、为商鞅、韩非所主张的法家并为后世中国最重要的思想。

同时,因为文化的大发展,文学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中首屈一指的当属战国晚期楚国诗人屈原所著的楚辞名篇《离骚》。与之一时瑜亮的是《诗经》中记载各国民歌的章节《国风》。此外,诸子的散文也各具特色,《庄子》一书洋洋洒洒,是先秦诸子散文中的佼佼者[5]。

秦汉时期

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大变动的时代,而其产生的新社会在秦汉时代成型。秦汉时代的文化模式奠定了中国近两千年来文化的基础,又有其时代特色。秦汉时期中国人的精神风尚业已形成。

在秦汉时期,长城已经成为华夏定居农民和域外草原游牧民族的明确分界线。自秦汉以后,华夏族对外的殖民与扩张多集中于东方与南方,与长城以外的地区多为征伐、邦谊与交流。这种关系唯一的例外是在西域丝绸之路沿线地带。在中西海上交通还未兴盛之前,中国与西方国家主要的交流大多经由西北陆上的河西走廊。远洋航行在此时也开始出现。随着丝路的开通,各种异国产物源源不断的进入中国,至今已成中国土产,例如葡萄、石榴、芝麻、豌豆、蚕豆、核桃、黄瓜、香菜、大蒜、苜蓿、生姜等。由于西域风俗的盛行,中国文化得到极大丰富。诸如舞蹈、杂技、鼓吹乐等纷纷传入中国。骆驼、石狮、辟邪、天鹿等怪兽造型也传入中国。而丝织品也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外销品。

秦汉时期也为中国奠定了疆域和思想的基础。秦始皇焚书坑儒,在政治上统一了中国之后,又统一度量衡。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之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能够经两千年而延续中国正统思想的地位,原因在于其经过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儒的补充与改造,已经综合先秦时期各种思想于一体,并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而以探讨先秦儒家思想为目的的经学也在在汉朝成形,成为传统中国学术的重心。

秦汉时期,中国传统的农、医、天、算四大学科在汉代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九章算经》、《素问》、《本草经》、《相六畜》等著作均已问世。金属冶炼技术也突飞猛进。

在这一时期内,中国传统的神话系统也基本成形。随着《山海经》与东晋葛洪所著的《抱朴子》的流传与东汉末年天师道的兴起,中国人传统的神仙观点也基本盛行。

魏晋隋唐

中国文化中衰及印度文化东来,究其原因,兹举数端,后世亦可为鉴:

(一)坏于盗贼无赖。秦以前,创业开国者多圣哲;秦以后,起事革命者多盗贼。盗贼无赖之徒,成则为帝王,固不识治国御世之道;败则肆焚掠,尤不解保护文化之谊。

(二)坏于科举利禄。科举之制,发源于汉,大备于唐。虽科举考试可以泯贵族平民之阶级,然以利禄诱人,大损人格,实与古代教育之大义相反。

(三)宗教信仰之缺乏。中国国民脱离初民之迷信最早。唐、虞、三代之圣哲,专以人事言天道,即殷人尚鬼,有似于宗教性质,然其祭祀仍专重人鬼,无宗教家荒诞之说。后之立国者,于政治教育不能尽餍人望,又无宗教以资其维系,则人心之饥渴,乃甚于原有宗教之国家。

民族交流

从东汉后期到隋代五百多年的时间是一个乱世的时代,也是中原文化和周边胡族交流最密切的时代。华北是中华文化发源地之一,也是受草原游牧民族侵扰最多的地区。沿中国东北至西南边界,在西晋时有鲜卑、匈奴、羌、氐、羯五大外族,合称“五胡”。这五大民族在魏晋时先后有部分族群内徙。西晋末中国大乱,原有内附民族开始侵扰华人社会。到北魏逐渐兼并华北,特别是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年)的改革之后才开始逐渐恢复社会经济生产。

这种情况在隋唐时得到了延续,中亚等地民族大量内徙的情况屡见不鲜,隋唐朝廷则划地予以安顿,任其自由生活。而胡人的大量移入与活动,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特色。胡人统治者的政治形态多模仿汉人,北魏孝文帝更有孝文汉化运动,易胡服、胡俗、胡名为汉服、汉俗、汉名。

长江流域直到汉朝初期,仍未完全融入中华文化体系。西汉末年,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依然人口稀少。但到了东汉与三国时期时,为躲避中原地区的战乱,大批汉人开始移民长江流域。四世纪初,华北汉人地区的西晋政权被胡人灭亡时,更大批的北方汉人大举移民到江南地区避难。唐朝在八世纪中叶发生的安史之乱,带动汉人第三次的南向移民,江南渐成汉人聚集的重心。而东晋与南朝时期,是江南开发最为快速的时期。由于北方大族举家南迁,人丁兴旺,耕作面积快速增加。隋朝的统一,虽然在军事上是北方统一南方,文化上却是南方向北方传播。而安史之乱后,南方在经济条件上亦超过了北方。

门第社会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影响不亚于周朝时期的宗法制度。不同的是宗法制度的影响是从政治扩散到民间,而门第社会正好相反。门第在东汉时期已经形成,原因之一是当时学习条件困难,入仕只限于经济与文化条件优良的少数家族,形成这些家族累世为官,积久渐成门第。东汉覆亡后,平民失去了保护,纷纷依附到大族以求庇荫,这些大族乃组织自卫的团体,筑城自守。门第更有了军事与经济的影响力。南北朝时期各个政权根基不稳,往往仰赖门第支持。由于士族不需负役,平民争相依附,门第更趋发展。门第由法制化发展到法统化,以至于国家政权只有受到大门第的认可才得以延续。门第的形成与发展不是在短期内完成的,而是因应社会的客观条件,结合形成广泛的文化生态,士族门第生命力不绝达数百年之久。士族门第为了维持其地位,一方面掌握政府人才进用管道的九品中正制,一方面选取门户相当的家族通婚,借此维护门第的尊贵。士族门第的庄园提供各种农业经济资源,并且拥有手工业作坊。东汉末年以降,由于汉人国运不振,逐渐养成门第不屑过问政治的风气,门第中人之间盛行清谈的风潮。结果江南门第士族以不问政治而标榜,最终也因此而消失。

宗教艺术

自从印度的佛教透过中亚传入中国之后,与佛教相关的艺术形式也随之进入中国,其中最重要的要算是佛像壁画和佛像雕塑。由于印度佛像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因此中国佛像造像艺术融合了汉文化、印度文化与希腊文化。印度在早期的五百年内并没有制造佛像的习惯,人们认为佛的至高完美不是可以用人的相貌来描绘,因此早期的佛教艺术家是以佛的脚印或释迦佛悟道所在的“菩提树”作为佛的标记。后来由于希腊文化影响印度地区长达两百年之久,将古希腊人对人体美的崇尚观念植入印度,开启了印度的佛像雕塑,希腊文化亦对佛像雕刻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自南北朝佛教兴起后,中国的佛僧即袭印度的佛僧风尚,大举在深山之中,凿崖为窟修行,在窟内饰以佛像绘画与雕塑。中国的佛教重要石窟,现今主要有两大区域,一是华北地区,长期统治华北的北魏政权,在先后建都的大同与洛阳,分别开辟了云冈石窟与龙门石窟;第二个重要石窟群分布在西北地区,包括位为甘肃永靖县的炳灵寺石窟、丝路东端天水的麦积山石窟,以及丝路西陲的敦煌莫高窟。此外还有克孜尔千佛洞、大足石窟等位置孤立的石窟。

随着佛教信仰的盛行与石窟造像的发展,从南北朝到隋唐,成为宗教艺术盛行的时代。佛像彩绘与立体造像拓展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新领域,各种与佛教相关的装饰图案也普遍深入民间,佛画敷彩技巧补充了中国传统线描绘画的特质,佛塔佛寺建筑则丰富了中国原有的建筑风格。南北朝时期的宗教艺术由于西域及印度工人而使得艺术风格带有印度、希腊、波斯的色彩,这一时期也成为中国艺术最具异国情调的时期。而与后代相比,北魏又显得异国情调特别浓重,后期的西魏则已有汉化的情形。在南北朝时期,除了佛教彩绘与雕塑外,工艺装饰方面亦由于佛教的兴起,铜器、石雕、织绣等均充满宗教色彩。作为佛教象征的莲花与忍冬成为此期的特色。绘画技巧方面,南北朝中期,佛画注重色彩晕染浸润的风格大为流行,对传统绘画的线描法造成巨大冲击。至南北朝晚期,敷彩的技法已远胜过白描,南朝梁画家张僧繇吸收此技,进一步舍弃线描,开创无骨的画法。而到了隋唐时期,宗教艺术不仅在形式上汉化,而且在精神意境上也有改变。隋唐的统一与经济上的繁荣太平促使宗教壁画风格由北魏时期舍身救世的悲惨气氛转为气势恢宏、情绪欢愉。原本来自印度表现释迦牟尼前生苦难的场景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欢乐和幸服的幻想画面。而唐代的佛像雕塑以健康丰满替代北魏的秀骨清相;以慈祥和蔼、关怀现实取代北魏的超凡绝尘。

工艺、书画成就

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在题材上多为佛教成分,但在风格上与汉魏仍较接近。而唐代的工艺美术脱离了商、周和汉、魏六朝时期古朴的特色,开启了新的装饰风貌。

唐朝的工艺普遍具有博大清新,华丽丰满的特点,各种工艺的造型设计,多运用较大弧度的外向曲线,给人以圆润丰满之质感。色彩多表现深浅层次的多彩色阶,有富丽、华美的艺术效果。唐代的工艺制作中最卓著的是陶俑塑像,尤以唐三彩陶俑为出名,其造型栩栩如生,呈现出盛唐社会的精神气蕴。尽管唐朝的陶俑偏重动物造型,但日用工艺的装饰却一反商周至六朝以动物纹为主的传统,开启往后千余年以植物花草为装饰主流的新风格,更加反映了生活风貌而摆脱了威严冷静的气氛,使人感到自由、舒展、活泼、亲切。在制镜工艺上,汉魏六朝以来铜镜装饰图案主要是格律体,而唐镜多采用自由体,显得生动活泼,富有变化。中国在历史上最早记载的画家是在魏晋时期,当时文人风气尚音律、书画,好玄远清雅,追求个人性情的解放,带动绘画对个人个性和特征的精致描绘。在唐之前,传统绘画大多为壁画,并体现政治及宗教色彩。自唐开始,转为以欣赏为主要目的。隋唐五代时期,也是中国绘画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类别走向分科独立的时代。自中晚唐以降,山水画成为中国文人绘画的主流,绵延一千余年。

玄学与文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旧的价值观和社会秩序已经崩溃。社会的新秩序仍在重建。其时,富于思想的知识分子致力摆脱两汉以来经学传统的束缚,转而注重内在人格的觉醒与追求。他们运用哲学论辩的方式,对一些高度抽象的理论进行探索,因而产生了当时主要学术思想——玄学。

玄学的影响是全面性的,在玄学的风气之下,个人的自觉是这一时期思想界的独特精神。由此树立了一种与前代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玄学流行时期也是政治动荡的时期,相对的,政治对学术思想的束缚也大为减少,在没有皇家钦定的学术标准下,当时的思想界相当自由而开放,议论争辩的风气相当盛行,“清谈”是这时期玄学讨论的主要活动。讨论纯粹以理取证,不论资历与辈分。这一时期思想活跃性堪比战国,与战国时代不同的是,战国时期关心的是治国之道,魏晋则关心个人的人格自觉。玄学家善于辨名析理,围绕着有无、本末、体用、言意、动静等命题展开热烈讨论,各学派争论都十分激烈,形成中国历史上对宇宙理论探讨最活跃的时期。而论辩这种形式对促使中国产生了理性的哲学。这种哲学的理论性与成就也是空前的。

这个时代,玄学家所探讨的许多领域都是从前未曾思考过的问题。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上不讲究学术辈分,强调思想的活泼性与创造性,因此,透过清谈的形式,年青人在思想论坛上获得盛誉者不乏其人,是中国古代诞生青少年思想家最多的时代。钟会、王弼、王戎、向秀、魏玠等等许多著名思想家都是在二十岁前已经成名。由此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术思想与先秦时代呈现出不同的方向。此时汉民族外在的事功虽有限,但内在的思想创建成就却很可观。

北方原本亦十分流行玄学,晋室南渡后,玄学风潮迅速扩散到江南,而留在北方的世族,转而崇本务实,好尚经史。而被北方视为文化正朔的南朝,其思想家一旦来北,往往倍加推崇。由此可见,政治版图的变迁影响到思想版图的变化,也看到了政治强权与文化优势不相同处的事实。

玄学流行时期,人们意识到短促的人生总充满生离死别、哀伤与不幸。这种对生离死别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魏晋直至南朝中期;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一直是整个时代的典型社会气氛。但玄学也并非一味的哀伤,玄学所指导的人生方向依然是要抓紧生活、珍重生命,要有意义自觉地充份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使之更为丰富满足。玄学追求一种绝对自由而又无限超越的人格。理想的人格是拥有感情而又不被感情牵累,拥有喜怒哀乐而与宇宙自然融为一体。达到玄学的境界之后,人的精神成就取代外在的行为节操,成了最高的生命意义与指标。这种无形精神超越有形躯体的现象处处可见。东汉时代对道德、操守、儒学、气节的尚好与品评,降及魏晋,人的才情、气质、格调、风貌、性分、能力成为新的品评重点所在。魏晋“人品”要求,以漂亮外在风貌表达出高超的内在人格,要求通过有限的、可穷尽的外在言语形像,传达和表现出某种无限的、不可穷尽的内在神情。

玄学是汉唐两个盛世之间四百年动乱期的主流思想。玄学思想的主要思想家和重要典籍也都出现于这个时期。玄学最重要的人物包括嵇康、阮籍、何晏、王弼四人。何晏与王弼致力于融合礼教与玄学,使礼教玄学化。而阮籍与嵇康则带头形成一股抛弃礼教、解放个性的风气,带动了历史上第一个个体解放的反传统运动,在当时及往后数百年成为一股潮流,许多士人仿效他们过著放浪形骸的生活。

由于自由放任的社会风气,文学在这个时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人有自觉从事艺术创作的开端。抒情文学也在这个时期开始成熟。在魏晋之前,并没有明确的文学概念,一般人只把文章作为一种表达工具,因此文学并无独立的艺术地位,直到魏晋时期才有改变。由于文学创作被魏文帝提倡并成为士人的重心,文人地位日益提高,文学作品大量涌现。对文学风气的重视,首先萌芽于南方,到南北朝后期更普及到北方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出现了纯文学著作,其的主要风潮为“唯美主义”,文人写作普遍讲求声律之美与修辞之美。自曹植开始,文人讲求文章的造词炼句,形成讲求辞藻华丽、雕琢字句、声律藻饰的“骈体文”。从此之后,文人将汉字修辞的特性研究发挥到了极致,其最大的成就在于“声律”。南朝的齐代,沈约等人据佛经梵音拼法,创汉字四声发音,正式建立起声律论,文人开始有意识地利用声律来写诗,有意识地交互安排平仄声,从而形成一种高低长短交替的节奏。这是中国“格律诗”的开端。

唐代留给后世最伟大的艺术遗产当属文学艺术,诗又为其中翘楚,唐诗传今有五万首。唐初的诗歌仍然传承了六朝时期华丽柔美的风格。诗歌题材多以宫廷生活为主。唐开国约半世纪后,诗歌开始反映新时代的大气象,诗歌题材从宫廷转向广阔的社会生活;语言风格也脱去六朝时期的柔媚气质,转向汉魏诗歌的雄健风格。开元、天宝年间,唐代社会达到经济繁荣和国力强盛的顶点,号称“开元盛世”,唐诗的发展也进入高潮。盛唐气象为此期名称。这一时期,诗歌多内容丰富、气势壮阔、形象鲜明、多具浪漫主义色彩。这一时期最出色的诗人是李白,其豪迈奔放的诗风将浪漫主义的诗歌创作推向高峰。盛唐时期另一位与诗仙李白齐名的是诗圣杜甫。杜诗讲究排比声韵,每句立奇字为眼、炼字锻句、刻意求工,在每字每句上反复推敲。中国诗歌的形式,到了盛唐律诗的成熟,便告大备。唐代也因此达到中国诗歌成就的最高峰,后人的创作已无法超越唐代,其要得到新的成功,只有另辟蹊径,向词曲方面发展了。安史之乱,过去的盛世不再,新的繁荣更多呈现一种平民化与多元化的趋势。诗歌也与此相呼应。

宋元明清

从五代十国开始,中国北部兴起了多个半农半牧或游牧政权。五代十国和两宋时由于北境外患频仍,全国都出现多样化的习武活动,民间广建组织、教习武术。因热衷武术,宋代兵书为盛唐年间的七倍之多。尽管如此,宋代最终的命运还是被强邻所败,原由在于北方胡人政权武力比宋朝更强大,而不是宋朝不重视武术与国防。蒙古在进行侵略扩张的过程中,手段十分残暴,一度声称要杀光中国五大姓。其使中国华北和南宋的川陕四路地区的巨额人口消失,土地强行被划为牧场。直到十三世纪中叶元世祖在位时,才开始采取一系列恢复生产的措施。

尽管宋代在军事方面趋于被动挨打的弱势,但在经济文化上却是中国古代最繁荣的时期。由于陆上道路被切断,宋代在海上与与南洋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南宋全盛时代,市舶岁入占政府全年岁收的五分之一,足可见海上贸易的繁荣。两宋时期与中国有海上贸易关系的国家与地区多达六、七十国。两宋时,印度洋之航权实操于中国人之手。宋代时,中国发明的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制瓷器技术、针灸医术传入阿拉伯世界,再辗转输往欧洲地区;数学的“笔算法”及“阿拉伯数字”则由阿拉伯世界在南宋中期传入中国。

明太宗曾派郑和前往西洋,扩大了中国与亚非其它国家的交流。但明代,沿海为倭寇侵扰也十分严重。明代由于不胜倭寇的侵扰而实施海禁,中国在海上的活跃时期至此终结。明代在北方边境大举重修扩筑边墙,作为防御游牧民族南下劫掠和维持边境和平安定的界限。在海岸线上也严格执行贸易管制措施,来中土作生意,必需朝贡兼贸易,否则不予。明代严格的贸易管制措施和明中叶严格贸易管制的影响导致正常贸易地下化,转为走私贸易。贸易港集中地由广东、福建转往已为西方国家殖民地的菲律宾、印尼。而海上的维持秩序角色由于中国官方的消失而导致海盗集团猖獗。由于海上贸易仍在暗处进行,特别是明穆宗隆庆元年(年)废除海禁之后,美洲的大量白银又大量流入中土,银开始成为流行的通货。

满清入取中原后,原位于东南沿海商贸性海盗介入了反清复明的活动,满清因此执行比明代更加严厉的“海禁”和“迁海令”,藉以肃清反满清的势力;直到清末对外战争的接连失败,才被迫广开贸易口岸。

宋代时期,辽、金、西夏三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和宋保持密切的联系。而宋廷铸造的“宋钱”信用良好,波斯、阿拉伯都能通用;高丽和日本更停止铸造本国通货,只用“宋钱”。而辽、金、西夏在文化上都深受汉人影响。许多外来农作物的传入,例如早熟稻、玉米,番薯、马铃薯,使中国的农耕区大面积延伸,也导致了后世中国人口的大量增长。宋人大规模的深度推广和普及了于五代末期来自印度的“桌椅”形式,将五代十国末之前中国人席地而坐的起居方式改为垂足而坐。

在六朝和北宋以后,中国各方面的重心全部迁移到南方,华北已难超越。两宋时代是中国东南沿海最繁盛时期,此地区的土地开发与人口增长也达到饱和,导致当地人口在明清两代又开始大量外移。从明末到清后期鸦片战争发生的两百年间,中国的耕地扩张了一倍,人口绝对值更增加了两倍。而亦有大量的汉人进一步迁移至海外,诸如南洋、台湾等地,促进了这些地区的开发。这其中最成功的垦殖当属台湾的开发。

中华帝国能以有限的资源维持数百年,其功臣之一即为宗族制度。廿世纪之前,中国的政权只向下延伸到县衙,其下完全通过“乡保”与“族长”进行管理。因此历朝政府都十分重视宗族的管理能力。从宋朝至民国初期,部分宗族将其订立的族规呈交地方官审批,并公告周知,使这些法令更具合法性和权威性。

庶民文化

宋代为中国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主要因素是江南水稻种植区的开发。南宋尽管只占领南方半壁江山,人口却超过盛唐年间。至明代已经可以以江南经济为后盾统一全中国。中国农业生产,北宋末可以养活1.34亿人,到明末可供养一亿五千万人,清末可供养超过四亿住民,可见农业之发达。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工商业最发达的时期。由于经贸发达,宋真宗咸平五年(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即使是传统的铜币,其年全盛时的平均铸币量也超过盛唐年间的二十倍。城市数量与人口不断的成长,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有个城镇,盛唐年间最高有个城镇,北宋末有逾个城市,晚明时最高有个城镇;清嘉庆末年有0个;清末年有近个,并星罗棋布于全国各地,尤其集中于江南地区。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行号开始出现。同业与工商业者组成的“行”,自唐代起相当活跃,宋以后更发达。洛阳有个行,南宋国都临安则有多个行。明代时更发展成为同业工会,成为更有组织的商业团体。明代中后期之后,以同地域者组成“商帮”,遍布大江南北。商帮资本雄厚,并建立同乡会馆。著名的商帮包括安徽“徽帮”和山西“晋帮”。徽商狭其雄厚财力与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在教育、文化、艺术上均有杰出的表现,可谓“士商一体”,为中国有史以来首见的“儒商”。而“晋商”透过资本累积,涉足金融业务,形成十九世纪中国最具规模与影响力的金融体系“山西票号”,经营范围遍及全国。

通俗文艺

工商业的发展伴随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宋代以后都市生活型态的转变包括作息时间延长、活动空间增加、休闲娱乐多元化等。在隋唐五代时期,多是白天进行商业活动,到北宋时,随着市民的生活型态改变,有在晚上进行,城市成为不夜城。南北朝与隋唐五代皆明确画分住宅区与商业区。到北宋时,祇要纳税,任何地区皆可设店营业。宋金元明清不再严格区分居住区与商业区。而勾栏与瓦舍则丰富了文化生活,其为杂剧团等专业表演场所。茶坊除了提供消渴及提供社交场所外,也结合民间艺人,表演说唱,丰富庶民生活。

宋元明清时期,宗教信仰日益世俗化。十二世纪中叶开始印度地区逐渐受到伊斯兰化的突厥人的入侵,导致佛教在印度的消失;中国地区受世俗文明成果影响,原始佛教风貌与精神同样瓦解消失,取而代之的汉化佛教已充满庶民俗世生活的人间兴味。这种现象从唐中叶就开始了。宋代以后,佛像雕塑产生写实的倾向,日益世俗化,更多反映俗世的景象。宋代以降,佛像不再具有六朝与隋唐之威严,原有的超自然想像力变得稀薄,已无太多宗教意味。人世生活的欢乐替代天国的信仰,实际真正的世俗生活替代了理想来世的祈求。佛学理论也日益世俗化,明末,佛学产生了“世事”即“佛事”的理论,俗世生活所经营的百工、百业都堪称“净业”。居官、治家,或是从事工商事业,都是“菩萨行”。

宋代以后,各种宗教在民间萌发出了许多新的教派。因此,宋代以后,不论佛教或道教,在教义上都表现出儒、释、道融合的现象;并同时开始撰写能阐释三教合一精神的新经典“宝卷”。“宝卷”把三教原有经典中深奥的语言与哲理通俗化,由于浅显易懂,对庶民教化的作用极大。另外一种工具则是“功过格”,其将道德行为量化,可以累积、可以功过相抵,并结合商业簿记的信仰形式,由于具体可行,效果显著,在民间长期广为流行。

戏曲发源于初唐,在宋代快速发展。到元代,则戏曲又称元杂剧。其又可分为短曲和杂剧。中晚明之后杂剧衰落,代之而起的是以南戏发展的传奇。晚明时出现不少戏曲流派,有专讲音韵格律、也有偏重文采者。清前期,又有倾向兼顾舞台效果的改革,及重视时事题材者。到了清乾隆末期,乾隆帝召全国戏班入京,中又以“徽班”最闻名。至同治、光绪年间,发展成为“京剧”,取代传奇成为流行戏曲。

说唱艺术亦开始发展。说唱艺术是白话小说的前身,其艺术形式则源自于佛教的宣教活动。隋唐时,僧庙为向大众说明佛理,常采“变文”、“变相”的宣讲形式。到了宋代,由于经济的繁荣,这些行为也成为庶民的娱乐形式。说唱艺术发展到明代中叶,由口语艺术变成书面的文辞艺术。阅读对象有说唱家变为一般大众。剧本也由一般话本发展为完备的小说。由于小说是由话本演化而来,其大多内容丰富,重视情节,中晚明时,出现长篇小说创作的热潮,在一百年间出现了多达五六十部的小说。明代小说成就在于将话本作整理以供大众阅读,清代则多为出现许多文人独立创作。明清大量出版“绣像小说”,由于其图文并茂,大受欢迎,也将庶民文化发挥到极致。

理学、心学、科学与实学

宋朝理学的形成是传统儒学的一次复兴。儒家思想形成于先秦,盛行于两汉,然又中衰于魏晋隋唐时期,后复兴于宋、元、明、清。宋代对儒学的复兴并不是如两汉时期的经学,而是转向于对经典的思想内涵的探讨与解析。南宋大儒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经典加以注解,成为《四书集注》,并取代了五经的地位。传统儒学经过理学家对先秦儒学宗师言行的崇奉与诠释,加上官方的全面肯定与提倡,儒家在宋以降成了宗教性的“儒教”。各省各县都建孔庙对孔子加以供奉。儒学之盛由此可见。

北宋中叶,融合儒、释、道为一体,并以儒家学术为核心的理学形成。在宋之前的儒学虽在伦理与国家学说相当成熟完善,但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却较薄弱。宋以后,理学将道德的自觉提升到对“圣”的向往与实践,因而发扬光大了先秦儒学最核心的道德学说。理学将道德落实在大学八目之上,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宇宙理论方面,理学建立了“与天地万物合一”的形上人生境界,以宇宙自然运行的天理强化人伦之理的正当性,并以天理的正当性,克制个体对自我功利与感性快乐的追求。理学把人生的境界建立在个体的自觉上,以讲求个体的修养达到圣人的境界。由于理学细密地分析、实践地讲求“立志”、“修身”,以求最终达到“内圣外王”、“治国平天下”,把道德自律,意志结构,把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人优于自然等方面,提扬到本体论的高度,树立了人的伦理学主体性的庄严伟大。

理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其萌芽于北宋中期,代表人物为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成熟于南宋早期,代表人物为朱熹和陆九渊;转型于明代中期,其代表为王阳明。理学的理论发展,可谓由“气”到“理”,从“理”到“心”,由“心”到“欲”;由强调区分“天理”到“人欲”,到“理在欲中”、“欲即理”终;理学理论终走入无法突破的终极,因此理学在经由转型之后也完成了其生命历程,被心学所取代。自宋代以下,理学都带有一种严正的淑世主义,对理学家而言,要改良社会改良风俗,只能从礼教着手。为了普及礼教,朱熹等南宋理学家开始为一般民众编订简易的《家礼》与《乡约》,做为常人的社会生活与居家仪节。这些规范成为以后数百年间中国人的生活准则。此外朱熹和其他理学家还编写了一些蒙学教材,如小学、百家姓、三字经等。除了图书外,朱熹创始以书院作为理学的修习场所与宣讲之重要场所。明中叶以后,各地出现大量的“讲会”,透过宣讲,理学的道德教化普及于文盲阶层。另外,透过娱乐、说书、戏曲等等手段,理学的教化更深入人心。

理学在中国盛行的七百年内,其所呈现的不仅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社会规范,更重要的是其带动了中国社会迫切需要的社会救助工作。救助的主要方式包括由讲学之人自行办理社会救助;在士人影响下,带动官方办理社会救助;透过理学薰陶,商人阶级出资办理社会救助。救助内容除了办书院、订乡约以激励品德外,还普遍办理义庄,以救贫恤孤,资助教育;办社仓,以备荒歉;办保甲,以补地方之武装而保民。这种由士人自发的救助工作,成为自南宋以降中国社会安定的重大因素。在宋代之前,官方的社会救助活动多属临时性质;宋代开始,各州县普遍设立各种社会救助的永久性机构。由于商人财力雄厚,明清时期,商人阶级普遍组织行善团体参加社会救助工作,对各地方的贡献尤其显著。然而,理学提倡禁欲主义,使宋人成为严肃,宋文化转入“老僧”性格,沉静而内向。明代以后,程朱理学被奉为不可侵犯的正统哲学,中国文化更显现出典型的沉暮品格。

宋元时代是中国科技发展最快的时代,科技蓬勃发展的主因一是受社会经济繁荣的影响,二是由于理学勃兴,养成人们理性探求各种知识的习惯,因而厚植科技发展的基础。对规律探求的重视成为宋人的特色,无论对哲学、政治、诗歌、艺术以及自然事物都如此。宋朝兼重“儒术”与“商业”,鼓励工商为官方一贯的政策,因此对于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常予奖励。中国四大发明中,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三大发明都出现(或大规模使用)于北宋。在天文历算上,科学家郭守敬,发明出十多种天文仪器,并据以修订历法,他所制定“授时历”是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医学方面,中医分科由唐代的四科到宋代的九科再发展到元代的十三科。宋慈所著的《洗冤录》是世界上最早法医专著。在纺织业上,元黄道婆由崖州(今海南岛)引进的棉纺织技术再加以改良,提高旧的的棉纺织效率与产量,棉布从此成为汉人最主要的衣着布料。

晚明实学思潮造成这个时期学术文化的生机蓬勃,而且以强大的生命力延续到清初。更发展出博学派、经史派等流派,其多重视实用及自然科学的研究。晚明时期,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植物学、医学、声律学等诸多学科以及机械、冶金、农业、水利、等技术分枝都展开了大规模的科学总结和新的开创。清代中叶之后,由于经济的繁荣及文字狱的压迫,考据学大兴。在文献学方面,有集全国之力完成的《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也有各个地方印行的小型地方志。中国现存地方志高达八千多种,其中明代有一千多种,清代有五千五百种。在十八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中叶,对中国古籍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总结,留给后世宝贵的遗产。

西学东渐与自强维新变法

西方的政治势力以及西方文化与中国的大规模接触,其时间肇始于十六世纪初的明朝中叶。在大航海时代之后,天主教便开始开拓新的教区,不少新航路陆续被发现,大量天主教士随之来到东方地区。明朝末年,“耶稣会”传教士抵华,吸收信徒达十万人之众。新教对华展开传教工作,则是二、三百年后的事,并且在初期一直没有吸引太多华人信徒。西洋科学知识从十六世纪末到十八世纪初,明万历至清康熙一百多年间传入中国,开启西学输入的先河,并引发此后中国人对西方学术的研究风尚。而其中把西方科学文化散布到中国的传教士中最杰出的为利玛窦。传教士将武器构造、历法、天文、数学、物理、机械、医学、世界地理等新知传入中国。而诸如西洋制钟表、眼镜、望远镜,其他仪器的技术,也由宫廷传至民间。明末清初的学者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学习西洋文化的风气,涌现了王徵、徐光启、李之藻、李天经、孙元化、方以智等一批学习西学的先驱。这也是中国除佛教文明之外,再一次触及外来文明之“思想”的初步契机。遗憾的是,康熙后期发生罗马教廷与满清朝廷对宗教仪节认知不同的“仪礼之争”,导致接续的雍正、乾隆、嘉庆朝厉行禁教。结果导致明末开始与西方的科学文化交流中断。也正是这个时期,西方进入工业革命,科技突飞猛进,清政府却对这些新的科技手段茫然无知,特别是对此时兴起的民权思想未有接触,中西文化出现一大隔阂。

鸦片战争是中国与西洋关系的转折点。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放五口通商,西洋文化再度大量涌入中国。自鸦片战争后至满清灭亡前夕六十年间,中国对外贸易口岸增至五十余处,西洋国家的在华势力随之增长。列强在中国重要通商口岸设有“租界”,为各国商店、银行、工厂的集中地。租界有独立的司法人员、员警和行政、立法之权。租界地人民不受清政府管辖、不需向清政府纳税。另一方面,租界是西洋学术、思想在华传播和孕育的重要地点,各地的租界无不是新闻传播与图书翻译的重要据点。而商业的贸易口岸及租界;天主教、基督教(新教)的活动成为清末西学输入中国的两大媒介。传教士的涌入,一方面医院等场所,但也产生了所谓的“吃教者”,产生了激烈的民教冲突。其原因是由于天主教传教士享有治外法权,具有特殊身分,不受清政府管制,教士因此往往行为越轨,并庇护中国教徒,于是不肖之徒争相入教,教民依势欺人,时有纠纷。然而清末天主教对西学的传播推广也是无庸质疑的。以报刊而言,从天主教重获在华传教权利的一八六○年起,三十年内,仅耶稣会所主办的报刊即达七十余种。新教宣教士自一八五三年起,各教派纷纷在各地口岸设立教堂、学校、医院,印行书报,曾经的中国第一大报《申报》即为其所创。而齐鲁大学、圣约翰大学、燕京大学、之江大学等大学及其前身,皆由教会所创办。十九世纪末,教会学校总数已达二千余所,在校生达四万名学生已上,至民国初年,教会学校更增到六千所,在校学生达三十万名。

然而,即使天主教和新教对中国的教育、医疗和慈善工作作出很多贡献,中国人依然对这些“洋教”非常抗拒。除了是因为少数天主教传教士的恶行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当时入侵中国的西方帝国主义者为中国人对西方带来了不好的印象,自然对西方的宗教有所抗拒。当时的中国人流行一句说话:“释迦牟尼是骑着白象进入中国的,耶稣基督却是骑着洋炮进入中国的”反映了当时的中国人对天主教和新教的抗拒。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基督宗教不能融入中国这种异教文化当中。这是因为,基督宗教与佛教不同,本身对于真理和正统的信仰非常执著,无法如同佛教一般,能够借着修改本身的信仰而迎合中国人传统的儒家思想;加上天主教和新教提倡的“天堂”、“地狱”这些比较抽象观念,对于比较重视现实的中国人来说,是难以理解和明白的。

鸦片战争后中国数千年来民族的自信与骄傲荡然无存,在时代大变迁的背景之下,陆续有学者提出因应时代变迁的主张,诸如魏源所著的《海国图志》即为一例证。该书集中了西洋各国的地理及政治情势,可谓开先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外患意识抬头,借此提升到对内政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1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