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傩舞不仅有情节,更充满野性之美陇上

北京最好手足癣医院 http://m.39.net/news/a_8598844.html

原创:唐伊

永靖,位于甘肃中部西南,古河州北部,西与青海接壤,东北与兰州紧密相连,黄河流经县域公里,有湟水河、洮河、大夏河三条支流在境内汇入黄河,史称“河湟之地”。永靖古称“西羌”之地,是古丝绸之路陇右段南线和唐蕃古道的重要交通节点与必经之地,历史人文丰盈荟萃,时至今日依然保留承继着傩文化。

傩的历史悠久,殷墟甲骨文卜辞中已有傩祭的记载。《周礼》中便有关于傩舞的明文记载。周代称傩舞为国傩、大傩,乡间也叫“乡人傩”。傩舞形成于唐宋,扎根民间。其伴奏形式简单,一般为鼓、锣等打击乐器,表演时一般都佩戴某个角色的面具,其中有神话形象,也有世俗人物和历史名人,由此构成庞大的傩神谱系,“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傩舞素有中国舞蹈“活化石”之称。

永靖傩舞戏俗称跳会,它是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传统民俗舞蹈,目前主要流传于小积石山一带的杨塔、王台、红泉等乡村。永靖傩舞队由会首、旗手、锣鼓、面具等六十多人组成。会首,一般都是跳会的能手,他们身着八卦衣,手握“开天斧”,走在队形最前面。旗手们头戴红缨鞑帽、身穿长袍彩服,随着会首的方位变化,口中不时地发出“好好呀呀、好好呀呀”的喝声。锣鼓奏“舞会”音乐,旗手的队形变化有三回九转、跑大圈、跳方阵等。

在永靖,人们称傩舞中的面具为“脸子”,有刘备、关羽、张飞、周仓、曹操、蔡阳、吕布、貂蝉、三眼二郎、李存孝、笑和尚、阴阳、猴、老虎、牛、马及红、绿二鬼等24面。脸子是傩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据悉,现存最古老的“脸子”是保存在焦壑庙内的关公,相传产于明代。在文革期间,由村中热爱傩舞的有识之士将脸子藏于炳林寺山间的洞中,这才使脸子躲过了破坏,保存至今。

永靖傩舞大多剧目均为哑剧,一举一动全听锣鼓点和笛音指挥,武戏为锣鼓伴奏,文戏为笛子伴奏,音乐曲调和古乐中的“宫商角徽羽”五音一样。永靖傩舞流传于许多乡村,特别是西部山区的杨塔、红泉、王台等地。有“上七庙,下六庙,川里还有十八庙”之说。上七庙是指以会坛在松树湾的九龙庙、车家庙、朱山庙、五云山庙、坛子庙、红泉庙、董家山庙。下六庙是指会坛在三角坛的果园四庙、余宋二庙、周何二庙、焦壑庙、三角庙。“川里还有十八庙”是指刘家峡水库蓄水被淹没的白塔寺川一带。

傩舞在永靖又被称为“七月跳会”,据《河州志》记载与民间传说:古时,永靖黄河以南地区天凉无粮。每当河北麦熟时,河南的吐蕃人便乘天黑之机渡河抢粮。河北人以戴上面具来吓唬的办法,使得吐蕃人不再敢犯。从此,这里便形成了丰收时节戴面具跳会的习俗,俗称七月跳会。永靖跳会活动不但在本地区源远流长,同时也流传到山水相连的青海省民和县的三川地区,土族群众举办的“纳顿节”,在傩仪、傩舞、傩戏等方面与永靖的七月跳会完全一致。从形式和内容上看,永靖傩舞和贵州安顺地戏也存在诸多相同之处,但根据文献记载,要比贵州安顺地戏要早,保留了比安顺地戏更为原始的衣钵。

永靖傩舞具有古典戏剧的古拙质朴,受黄河文化影响,粗犷豪迈,在迎神祭祀的宗教氛围中透露着幽默乐观的民风,它上承汉唐,下启明清,至民国,到建国,数百年传承不衰。在历史的长河中,永靖傩舞得到了较为完善的保护,因此更具研究价值。它是研究黄河上游民族、民俗文化方面不可多得的研究资料,也是研究古代质朴的戏剧文化的活标本。此外,傩文化还具有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考古学、艺术学等诸多方面的价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44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