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公益爱心 http://m.39.net/pf/a_6359009.html中科公益爱心 http://m.39.net/pf/a_6359009.html<
永靖县刘家峡镇城北新村。
近日,记者漫步在永靖县刘家峡镇城北新村,具有“中国风”的楼房院落映入眼帘,老人三五成群,在巷道口拉着家常,笑得合不拢嘴。
永靖县山区35个村的余名群众通过易地搬迁政策,将家“安”到了城北新村。近年来,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永靖县大力抓服务管理、抓产业就业、抓自我发展,为搬迁群众建设了一个幸福安稳的家园。
搬进新房子有了新面貌
“学校、卫生院、文化广场、超市,村里啥都有;自来水、天然气、宽带,家里都不缺。”杨国贤老人感慨地说,搬进新房子后,生活越来越方便。
在“硬件”配套齐全后,城北新村又开始在“软件”上下功夫,配套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综合服务中心等。同时,着力打造全村覆盖、全科照料的农村敬老服务模式,建立让“老人生活得健康、快乐、更有尊严”的特色养老服务体系。
“洗衣服、理头发、扫院子、送吃的,村里的娃娃们就像亲生子女一样照顾我的生活起居。”有人时常过来探望自己,韩登福老人倍感温暖。
据悉,城北新村常住70岁以上老人人,无人照顾老人62人。针对这些老人衣食住行方面的实际困难,老年人综合服务中心办起了幸福食堂,为困难老年人提供就餐和生活照料等服务。
厦临华洋针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修了新厂子鼓了“钱袋子”
黄玲红是临夏州厦临华洋针织有限公司的一名纺织女工。说起现在的工作,稳定的收入让黄玲红很是满意,她说:“我上班两年了,村里和我一起上班的有42人,月工资元。”
厦临华洋针织公司落地临夏,是东西部协作助力永靖县搬迁后续帮扶工作的生动实践。公司总投资万元,现有电脑横编机台、缝合机台,可吸纳人就业,月生产针织衫10万件以上。
“开办帮扶车间是帮助城北新村搬迁群众实现就近就业、稳定就业的有效举措。”城北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崔海洋说,为让更多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去年,当地还引进甘肃陇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加工黄芪系列药品和保健饮品,带动了户种植户增收。
同时,永靖县立足当地特色农业,引进甘肃九间棚金银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建成后可年产金银花牙膏万支,沐浴露0吨,预计带动50余人增收,每年给村集体增加收入20余万元。
“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抓产业、促发展、建新村的信心也越来越足了。”崔海洋说。
城北新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跟着党组织过上好日子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城北新村党委确定了“党建引领、宜居宜业、和谐和睦、新村新貌”的发展思路。
为拓宽务工渠道,村党委成立了“党建+”劳务工作站,由专人负责对接用工企业,向群众推送劳务信息,并介绍用工单位对“两后生”进行输转。年,全村共有劳动力人,组织输转人,向人发放劳务奖补近70万元,人均年务工收入3万至5万元。
在村党委引导下,村民王发玉通过务工,日子过得越来越“美”。“刚从王台镇永乐村搬来时,人生地不熟。在村党委和劳务工作站的帮助下,我在县城周边务工,一年四季都有活干。”王发玉说。
针对搬迁新村,当地实施“确权确股不确地”的土地分配政策,利用全村1亩土地建成产业示范基地,由村党委领办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按照“保底分红+劳务收入+收益分红”的方式统一经营,让群众参与产业园管理,享受土地流转和经济收益的双分红。
截至目前,城北新村共培育蜜桃亩、葡萄亩,种植金银花亩,修建钢架大棚座。年,实现销售收入万元,发放工资万元。
村民魏元华搬迁到城北新村后,利用自己的手艺,办起了农家乐。“通过开办农家乐,我现在一年能收入十五六万元。”魏元华高兴地说。(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虎通讯员甘荣凤王可昌)
原标题:《永靖:做好易地搬迁帮扶“后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