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临床白癜风研究的专家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天宫里借一把金梳子,龙宫里要一把银打的篦子。摘下个月亮了当镜子,给尕妹梳给个辫子……”
“花儿花儿是山里人的歌,不吼不唱不快活,火辣辣的声腔憨敦敦的情,尕花儿一漫哎嗨呦,留住你呦天下客……”
一曲曲饱含歌手们炽热爱情的“花儿”在松柏树下、野花丛中,尽情开放,那优美的韵律,飞向蓝天,飘向白云……,让人听得如痴如醉。这就是源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流行在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陕西部分地区,饮誉海内外的临夏“花儿”。
花儿起源于甘肃南部的临夏,岷县等山区,居住在这里的各族群众只要有闲暇的时间,都要漫上几句悠扬的花儿。正是这些人闲暇时一声声的吟唱,将花儿唱到了各地,唱成了西北的魂。
花儿其实是学术界的一种叫法,又名少年,是流传于西北地区的多民族民歌,因歌词中将青年女子比喻为花儿而得名。
图片来源于网络
花儿音乐高亢、悠长、爽朗,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鲜明。不仅有绚丽多彩的音乐形象,而且有丰富的文学内容。反映生活、爱情、时政、劳动等内容,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即兴演出。花儿语言朴实、鲜明,比兴借喻优美,有比较高的文学欣赏和研究价值。
八十年前有一个秀才叫邓华堂,他在邱家滩开馆教学,余暇搜集、研究家乡的“花儿”。他嗜“花儿”如命,日日浇灌,苦心经营,潜心研究,执着一生,著有《“花儿”抄集》《“花儿”探索》两部书,抄成十余册,数量有万首,集花儿之大成。他是最早探索花儿源流、格律、语言特色、音乐结构,被岁月蒙尘、遗忘了的民间艺术名家。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临夏“花儿”经久不衰,愈开愈艳,曾为明代翰林院大学士解缙在他的诗中写道:“春风一夜冰桥折,霹雳声如百面雷,亦有渔人捕鱼者,短歌微明送月回。”此处的短歌即为现时的“花儿”,也是临夏民歌最早的文字记录。
松鸣岩“花儿”会
接近五月,农事稍暇的歌手们要举行盛大的花儿会。“河州花儿”的花儿会,不下数十处,比较有名的有农历四月二十八的松鸣岩花儿会和五月初四的炳灵寺花儿会等等。“花儿会”这天,青年男女就会背上干粮,到附近的山中去“漫花儿”,类似其他地方的赶庙会或踏青。他们以歌会友,或单打独唱,或一问一答,互相对唱,不拘泥于任何形式,非常自由而“散漫”。
作为花儿的发祥地和最主要的传唱地,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岷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花儿之乡”称号,和政县被命名为中国花儿保护基地和中国花儿传承基地,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和永靖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民歌考察采录地。
在年9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肃花儿,连同我国申报的其他2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道获准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本网综合张玉芳杜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