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使命在肩竭诚为民应急争先中国应

脱贫攻坚使命在肩竭诚为民应急争先

应急管理系统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侧记

本报记者富强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中5个贫困村是贵州省应急管理厅的定点帮扶单位。图为经过改造的红水河镇罗妥中心学校焕然一新。本报记者曹博远摄

凯歌应是新年唱,便逐春风浩浩声。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二〇二一新年贺词向全世界郑重宣告。

从年12月29日至30日,习近平总书记顶风冒雪来到河北阜平县,向全党全国发出脱贫攻坚动员令的8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世界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近1亿人摆脱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14亿人即将迈入全面小康生活……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豪迈征程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其中一抹幸福温馨的底色浓厚绵长,展现了应急人竭诚为民的画面。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战略部署,坚持精准扶贫、加强贫困地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巩固定点扶贫成果的主线,把脱贫攻坚的重要历史使命托举在肩。

坚定信念优秀干部真扶贫,坚守一线扶真贫

年秋,山西省阳高县推广种植的西红柿丰收,各地客商住在地头排队装车,西红柿供不应求。看着温室大棚里村民们忙着采摘西红柿的场景,应急管理部驻阳高县挂职干部谢留强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这一年已是谢留强在阳高脱贫攻坚一线的第十个年头。

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指出,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

应急管理部定点扶贫山西省阳高县和广灵县。应急管理部党委高度重视定点扶贫工作,派出一批批扶贫干部来到基层,为那里的贫困户带去希望和幸福。

真扶贫,是广大应急管理系统扶贫干部持之以恒的初心;扶真贫,是广大应急人坚守在扶贫一线的职责使命。

“如今的曹窑村村容美、生活甜、村民们脱贫走上了致富路……经过3年的坚守,看到如今焕然一新的曹窑村,我开心,我欣慰,作为一名应急人和扶贫人,我无怨无悔。”年春节前夕,张罗着给村民发放春联的应急管理部派驻山西省广灵县作疃乡曹窑村第一书记刘健骄傲地说。3年时间,刘健去村民家,去村前村后,去田间地头,和乡亲们朝夕相处,彼此间感情越来越浓厚。

打赢脱贫攻坚战,应急人责无旁贷。各地各级许许多多的党员干部,用坚定的信念和信心,投身于这项伟大的事业中。

年5月7日,江西煤监局抢险排水工程科科长方华来到萍乡市芦溪县新泉乡杨家湾村,先后任驻村工作队队员和驻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面对这方热土,我真不知道该从何下手。既然来了,我就安下心来从头做起,扎实干好帮扶工作,帮贫困户走出困境。撸起袖子加油干!”初来乍到的方华,在扶贫日志中这样写道。

年1月,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应急管理局干部杨军派驻甘洛县斯觉镇挖里乌村,先后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3年来,我们敢闯敢干,把应急人不怕劳苦、踏实敢干的精神带到脱贫攻坚一线,与贫困户并肩克穷,助力贫困村凤凰涅槃。”杨军说。

年1月,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本来就有很多硬骨头要啃,疫情突发又增加了难度。

面对严峻的挑战,应急管理系统的扶贫干部并没有退缩。原本要结束驻村扶贫工作返回单位的山东省应急管理厅派驻德州市临邑县林子镇小庞村党支部书记张云震,接到了驻村工作要延期至年底的通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张云震牢牢铭记自己是一名党员,又是一名新时代应急人。他说:“我必须站好最后一班岗,为脱贫攻坚收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一次次交流谈心,倾听群众苦乐冷暖;一趟趟辛勤奔波,真心真情为乡亲;一项项为民举措,亲力亲为惠民生;一句句豪言壮语,不断增加前行的动力……应急管理系统的扶贫干部将竭诚为民的初心奋斗融入第一个百年目标的美好愿景中。

贵州省地震局驻村书记与当地村民探讨如何壮大马尾绣产业。韦昌营摄

精准扶贫精准施策“挪穷窝”,对症下药“换穷业”

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亲切地拉家常、话发展,首次提出“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关系贫困群众的福祉。多年来,广大应急管理系统扶贫干部念好“精准”二字诀,找准穷根,扶到点上;校准靶向,扶到根上;精准施策,扶到本上。他们将“精准”贯穿扶贫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让“两不愁”真不愁、“三保障”有保障。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

年,是辽宁省辽阳市应急管理局干部马飞驻灯塔市西大窑镇西大窑村第一书记的第7年。他说,在扶贫的道路上,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村民李英喜的妻子智力残疾,生活不能自理。马飞针对李英喜有家畜饲养经验的特点,给他量身定制了扶持方案。在“跟着郭明义学雷锋,精准扶贫见行动”活动中,马飞报请当地政府出资3万元给李英喜购买了4头肉牛,使他既有项目可做,又能照顾妻子。

精准扶贫,首先必须摸清贫困底数——

在天津市应急管理局定点帮扶对象宁河区宁河镇前帮道沽村和张辛村工作组办公室内,一张密密麻麻的表格格外醒目。贫困户数、脱贫数、扶贫项目、扶贫资金……如今,这张表格上列出的两贫困村脱贫任务指标已经全部完成。两村顺利摘掉了贫困帽。

挂图作战、接地气的精准施策,成了天津市应急管理局定点帮扶工作组的工作法宝。

精准扶贫,还体现在对症下药,分类施策上——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金兰街道红响村在古蔺县应急管理局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扶贫产业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先后建成了亩猕猴桃脱贫产业园、亩红豆杉基地,种植脆红李0亩、青脆李亩,引导该县的一家公司在该村投入万元建设种猪场。

易地搬迁脱贫一批。河北省丰宁县东南沟门村村民王凤玲家的老房子在村里的杨树沟,三间土坯房一共50多平方米,曾经住了七口人。在国家易地搬迁政策扶持和防灾科技学院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王凤玲一家住上了新房。

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年,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仙源镇水东村村民周四化意外受伤,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在黄山区应急管理局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周四化积极发展养鸡产业,还担任了生态护林员,从此生活有了保障。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多年来,应急管理部分别为阳高县自建和合建了4所希望小学,解决了超0个特困家庭孩子的就学问题。

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今年春节前,贵州省遵义市应急管理局对全市冬春救助款物发放进度实行日调度。务川县城黄都镇黄都社区居民邹习勇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妻子张柳有先天性智力障碍,生活无法自理,女儿邹盈盈是一名中学生,一家人日常生活靠低保和邹习勇外出务工的工资勉强维持。年,邹习勇在政府低保等政策帮扶下脱贫。

精准扶贫,提高脱贫质量是关键——

中国地震局定点帮扶的甘肃省永靖县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三以上,用科技手段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是中国地震局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国地震局干部、挂职永靖县副县长的徐鑫介绍,他们将农科院专家请进来,治虫害、育新品、传授农作物培植技术和牛羊养殖技术等,从科技、产业、教育等多方面入手进行帮扶。经过多年的努力,年2月,永靖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吉林省吉林市应急管理局扶贫干部春节前走访慰问贫困户。鲁静波摄

发挥优势防灾减灾救灾,助力脱贫攻坚

年10月,应急管理部会同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助力脱贫攻坚的意见》,明确通过采取一系列政策、资金和资源支持措施,切实增强贫困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灾害风险防范和综合应对能力,帮助受灾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减少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确保受灾害影响的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能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在此背景下,应急管理系统采取一系列政策、资金和资源支持措施,着力加强贫困地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建立防范因灾致贫返贫长效机制,以防灾减灾救灾助力脱贫攻坚。

防灾减灾是脱贫的基本要求,哪里有灾害,应急管理系统就在哪里加强防灾减灾扶贫工作,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防灾保脱贫。年10月,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项脚乡羊窝子村贫困户伍阿荣一家在四川省地震局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住上了新房。新房看着漂亮,住着安全,因为是严格按照年3月印发的《农村危房改造基本安全技术导则》提出的“满足抗震安全基本要求、保证正常使用安全和基本使用功能”等要求建设的。

安徽省太湖县刘畈乡位于大别山南麓,是典型的贫困山区,自然灾害种类多,且多发频发。每年汛期,该乡容易出现短时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严重时辖区内道路塌方、山洪沟水飞涨。为强化精准救灾,该乡应急办组建抢险工作队,安排专人担任乡村两级灾害信息员,确保一旦出现灾情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精准核实受灾情况,把核灾和扶贫监测结合起来,加强对受灾人口、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人口的摸排和监测,为贫困群众兜好底,确保受灾群众不因灾致贫返贫。

通过救灾保护脱贫果实是必然需求。应急管理系统统筹灾后恢复重建和脱贫攻坚工作,对贫困地区和受灾困难群众给予支持,防止因灾致贫返贫——

救灾防致贫。贵州省习水县印江村村民程昭录曾是困难户。年4月,其家中遭遇火灾,房子和家中财物被付之一炬。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当地应急管理干部为程昭录送去生活物资,并对起火原因和房屋损坏情况一一进行登记,并统一报送材料到保险公司,推动理赔。当月,2万多元的巨灾保险赔偿金发放到位。

十八洞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的重要指示精神,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了乡村游、黄桃、猕猴桃、苗绣、劳务输出、山泉水等“旅游+”产业体系,一面鲜红的“精准扶贫”旗帜高高竖起,村民们在家门口过上了“向往的生活”。但几年前,随着旅游等产业的发展,该村也出现了新问题,即火灾隐患突出,村中大部分居民依然是老人和小孩,防灾减灾抗灾救灾的基础薄弱,存在可能由“一把火”“一场雨”直接毁掉精准扶贫工作成果的隐忧。意识到这一问题后,各级政府和应急管理部门开始系统建设十八洞村的安全基础设施,提升应急水平和能力,先后结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村里修建了消防水池和室外消火栓,为每家每户安装了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应急安全文化宣传活动也走进了家家户户。

防灾减灾救灾与脱贫工作相结合,是发挥应急管理系统专业优势的关键之处。全国多地还将脱贫攻坚与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工作相结合,取得了明显成效——

从年开始,中国地震局就对甘肃省永靖县进行帮扶。近30年来,永靖县从生态、农业、产业、教育到基础设施、居民生活水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中国地震局指导下,永靖县正在大力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中国地震局还投资万元建设了永靖县防震减灾科普馆,帮助实施地震小区划项目,全力降低居民因灾致贫返贫风险。

年,湖北省应急管理厅下发方案,明确用1年时间,在全省应急管理系统扶贫驻点村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村)创建工作,达到“村级事故灾害综合防范体系基本建立、村民安全防范和防灾避险意识明显增强、应急救援基础能力初步形成”的预期目标,防止因灾致贫返贫。

江西省大余县元龙畲族村地势低洼、三面环河,曾是逢洪必涝的重灾区。年“6·13”暴雨来袭,在村子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蓝应跃亲眼见证了变化:“外面的水涨得很满,但田里和家里一点儿水都没有。大水都被坝外面围住了,我们很安心。”近年来,当地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部门以脱贫攻坚和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大力推进灾害风险评估、防灾减灾救灾工程建设等工作。防洪工程的修建彻底消除了内忧外患,筑牢了安全闸门,该村也迎来了种植产业的长足发展。如今的元龙畲族村已经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并被评选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加快推进西北、西南区域性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启动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十四五”规划编制,加强消防救援经费和装备支持,支持贫困地区专业扑火队伍建设,加强防灾减灾科普宣教,支持贫困地区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近年来,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围绕脱贫攻坚,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在防灾减灾救灾方面的倾斜支持力度。

巩固成果脱贫不脱帮扶,推进乡村振兴

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议上指出,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站在新起点上,应急管理系统上下继续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全力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阔步向前。

年春节前,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应急管理局援彝驻村工作队员杨顺带着慰问品到普格县月吾乡跃进村村民家走访。年12月,跃进村实现全面脱贫。杨顺依然坚守在村里,巩固脱贫成果,他说:“我所做的一切,是泸州全体援彝人都在努力做的事。我将一如既往坚守彝乡,努力为大凉山的未来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的巨木原村,年之前,依旧保持着贫穷落后的原始村落面貌,人均年收入不足0元。年,延川县消防救援大队开始帮扶巨木原村的7户贫困户,经过近5年的努力,这7户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余元。2月17日,正月初六,恰逢陕北当地的小年,延川县消防救援大队教导员刘哲带着慰问品看望已经脱贫的村民。“看着他们成功脱贫,真为他们感到高兴。脱贫后,实现乡村振兴,帮助他们走向小康生活则是我新的愿望。”刘哲说。

贵州省应急管理厅定点帮扶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红水河镇罗妥村地处红水河畔。该村村委会旁修建了崭新的文化广场、灯光篮球场,村民们的钱袋子鼓起来后,文化生活也“火”了起来。为此,罗妥村建设了应急物资仓库,常备小型救灾设备,还有1台应急供水车。罗妥村第一书记李文武自豪地说:“我们希望通过建立应急物资仓库,逐渐增强村民的防灾意识,提升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因为,平安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2月3日,立春,位于渝黔交界处的重庆市綦江区打通镇下沟村,重庆市綦江区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驻村工作队队员张绍斌到脱贫户家走访。他说:“村民习惯用农历纪年,在春节来临前,我要到脱贫户家走一走、看一看,介绍一下扶贫工作的新政策,听一下脱贫户的新打算,脱贫不脱帮扶。”

“心有梦想向西行,坚守白登十年营,扶贫终有成;脱贫转战乡村兴,奋发图强留真情,事业再提升。”1月15日,迎来在阳高县挂职第11年的谢留强写下诗句。

这些年,谢留强一心扶贫,四次申请延期挂职,推动一个个扶贫工程陆续落地、一个个利民项目相继实施、一批批群众摆脱贫困;这些年,他把扶贫路当成人生的长征路,把群众当亲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助他们走上小康路。

脱贫攻坚是“练兵场”,是“试金石”。通过脱贫攻坚的洗礼,应急管理系统锻造出了一支忠诚、担当、奉献的党员干部队伍。有了这支队伍,应急管理系统今后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有底气、更有活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如何让摆脱贫困的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应急管理系统正在总结宝贵经验,以钉钉子精神,真抓实干、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责任编辑:王堃

中国应急管理报新媒体中心编辑:董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7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