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丨兰州的这根定海神针,可是大宝贝

北京专业手足癣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710.html

丝绸之路文博网讯据陇上非遗报道进入三月,兰州便逐步进入了旅游旺季。黄河铁桥是兰州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游客们的必游之地。来过这里的人们可能都会看到,在铁桥的南端矗立着一个锈迹斑斑的大铁柱,用栅栏围着,周围不时有围观和拍照的人。

小编第一次看到的时候还以为是“定海神针”呢,后来才知道这个叫“将军柱”,长5.8米,直径0.41米,重达10吨。上面还铸有铭文:“洪武九年,岁次丙辰,八月吉日,总兵官卫国公建斯柱于浮桥之南,系铁缆一百二十丈”。看来这要比闻名遐迩的黄河铁桥还要早五百多年。

黄河流经兰州,穿城而过,在无桥梁的古代,夏季只能靠羊皮筏子摆渡,冬季靠冰桥往返,交通十分不便,所以就有了后来的浮桥。“将军柱”的作用是为了固定住浮桥,还有测定水位的功能,为下游的防汛进行预报预警。

其实早在年前,这样的铁柱子总共有四根,随着岁月的流失,经过磨损和旧时代的破坏,如今只剩下了一根。

如今,这根已经完成了使命的“将军柱”依然矗立在黄河边,在这里经历雨雪风霜,成为历史的见证者。那么这是什么人所铸?如何铸造?又是怎么立在黄河岸边的呢?

铭文记载:“洪武九年(即年),岁次丙辰,八月吉日立。”它是先民王宣、王训二人从山西洪洞县被征调来兰铸造金城关黄河两岸的“将军柱”的。据说,“将军柱”铸造场地设在黄河北岸,当时架设了48座熔炉冶炼生铁。这对于工业发达的现在来说可能不值一提,但在年前那样简陋的条件下,铸造这样四个大型的铁柱,可以想象那是一种怎么样的艰难!

据记载,在这次浇铸过程中发生了好多事故,死伤好几人,因经验不足停工许久。后来王氏二兄弟率领众匠工分析总结、经过千百次的实践,用了六年的时间,成功完成了“将军柱”的铸造。

后来,王氏二兄弟迁居皋兰县西半个川,即今永靖县刘家峡黄河北岸依河蜿蜒而成的太极川,以冶铸铁器闻名。俗谚有云:“半个川的模子,山城的炉子”。

清朝至民国时期,王氏家族到处开炉院,其足迹遍及青海、宁夏、河西、兰州、临洮、会宁、陇西、临夏等地。其中陇西、临洮、兰州等地的农机厂,均以王氏铸冶为基础而开办。解放后,各地炉院基本停业。改革开放后,王氏铸业进入复兴期,这时,曾经流散到外地的王氏家族成员又纷纷迁回古城定居,从事铸造业。

王氏铸造的产品种类繁多,最典型的就是农具:包括铁锨、水磨、大车的滚轴等;还有炊具与生活用具,锅碗瓢盆;也有人物造像,包括观世音菩萨,玉皇大帝等。但最具代表性的是法器,包括钟、铁狮、铁牛、香炉、千佛塔、宝鼎等。

永靖王氏铸造的古典法器,其风格古朴,造型精美,工艺水平超群。至今王氏铸造的大钟,每个钟敲击时发出的音质、音高各不相同,是其他匠人们做不出来的八音钟,现所存都已成为珍贵文物。

永靖王氏铁器铸造技艺几百年来长传不衰,产品更是遍布整个西北。年11月,永靖县古城王氏铁器铸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名词解释:明洪武初年,征西将军冯胜为追击盘踞在河西走廊的元军残余势力,为保证军需,准备在黄河上架设浮桥。后来,明人徐兰在《浮桥记》中描述说,镇远浮桥是用各长丈的两根铁索将24只木船串联成桥基,南北两岸各竖铁柱两根,作为缆桩,人称将军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6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