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们笑容背后的山乡巨变

央视网消息(记者王小英)生活好与否,全在脸上。7月9日至15日,脱贫攻坚在行动-甘肃民族地区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区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在这里,村容村貌的变化,都不及他们脸上的笑容来的真切。笑容的背后,恰是近几年精准扶贫带来的山乡巨变。

一辈子只会种地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上湾乡马巴村村民苏小兰,年尝试种植了高原树莓,这红红的果实能让她家的日子逐渐变得红火,她说,如果收成好,今年家里就可能会脱贫。

在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56岁的宗月儿(音)将土地流转给公司,并在企业打工,当天,她正在蔬菜基地采摘西蓝花,每天能赚65元。

和宗月儿(音)一样,她们也都是附近村民,就土地流转后,选择到基地打工。同样是种地,但这种干多少赚多少的活儿,她们觉得比过去要好。

因为两个孩子要上学,家里缺劳动力,生活较为困难,江菊香也选择将土地流转给蔬菜基地后打工。基地了解她的情况后,她每天能赚70元。

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的郭宏杰,原本在外打零工,4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当地砖雕结缘。他狠心回老家进入临夏青韵砖雕有限公司雕刻车间做学徒,如今已是一名砖雕师傅,每月能赚元收入,还能陪着孩子一起长大。

妻子因病去世,女儿要上学,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三塬镇新建村三社村民胥王宝的生活过去一直很困难。年,他在三塬农业示范园区承包了2个大棚,净收入2万多元。今年他的胆子更大了,承包了4个大棚,对脱贫也有信心了。

因为自己年轻时要外出做生意,家里的牛羊全靠妻子和三个儿子养,最终导致三个儿子都没能上学,这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那吾镇多河村更知地自然村村民德合拉最大的遗憾,“儿子们出去打工吃了没有文凭的亏。”为此,他牵头成立养殖合作社,全村人一起放牧解放劳动力,如今儿子们在外打工,老伴在合作市租房,陪孙子上学,“一定要让孙子们上学。”

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年底,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唐尕昂乡让吾道村64岁的村民闰莲(音)将拿到她人生第一笔打工的收入。原本在家种青稞的她,因为村里改种当归,她不仅尝试种植当归,还到中药材育苗基地来打工,每天有块钱的收入,当天,她正在育苗基地除草。

在合作市那吾镇卡四河村,29岁的旦知昂杰如今可是一名会技术的人。自从村里成立酸奶加工车间后,他再也不用每天往返于合作市区出售鲜奶。如今,村里的鲜奶统一收购,并加工成酸奶后出售,他不仅每天有出售鲜奶的收入,年底还能参与酸奶的分红,去年5月到年底他分了元,今年可能会更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46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