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保险为扶贫产业保驾护航中国甘肃

本报记者庄俊康

近年来,我省培育起来的扶贫产业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十分重要,但又面临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和农产品价格周期性波动频繁导致“谷贱伤农”情况发生的双重风险。

去年以来,我省制定出台了农业保险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设立自然灾害保险和目标价格保险,初步实现了农业保险对“所有贫困户、贫困户所有种养产业、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双重风险”三个全覆盖。

目前,全省个行政村,已全部组建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室并投入运行,方便了农户及企业参保、理赔,打通了农业保险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特色产业发展难敌双重风险

4月26日17时40分,受强对流天气影响,我省白银、甘南、定西、临夏4个市州局部地区出现短时强降雨并伴有冰雹,冰雹最大直径5cm,最长持续时间20分钟,发生风雹灾害。

当天晚上,人们通过互相转发的手机短视频看到,在临夏州永靖县,鸡蛋大的冰雹竟然将小车玻璃击穿,稚嫩的农业更是不堪一击。这场冰雹大风灾害持续时间约20分钟,导致永靖县设施农业、百合、林果等经济作物受灾严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

来自省应急管理厅对局部地区的初步统计,这次强对流天气灾害导致农作物受灾14万亩,其中成灾8万多亩,5.54千公顷,绝收多亩,毁坏耕地多亩,日光温室棚、塑料大棚受损多亩,部分房屋和基础设施受损。

近日,在天水市麦积区召开的全省农业保险助推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上,省政府副秘书长曹天民介绍,今年4月19日以来的风雹灾害,造成陇南、白银等6个市州的22个县区个乡镇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近28万亩,绝收2万多亩,直接经济损失5.29亿元。

“春季果树开花期,一场低温霜冻会把花冻掉,果园绝收,在刚挂果期,一场冰雹打下来,不要说果子落地,砸个疤儿就没有卖相了。”麦积区新民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武正全谈起异常天气时深有感触地说,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繁发生,一年遇上几场霜冻和冰雹把我的心都打凉了!

甘肃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省份,去年春季全省范围的“倒春寒”低温冻害,让平凉、天水、陇南等市州局部地方苹果、花椒、大樱桃一夜“花落枝净”,年中又遇到了60年未遇的最强降水和暴洪灾害,给全年农业造成经济损失亿元。

“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是制约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旺泽介绍说,除了自然风险影响农民增收之外,农产品价格周期性波动频繁,极易导致“谷贱伤农”情况发生。因此,大力推进农业保险就是为最大程度的降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为产业扶贫保驾护航,让贫困户能够放心养、放心种。

双重保险保证农民“不白干”

正在地头忙着疏花疏果的武正全告诉记者,去年4月4日至7日,天水经历了年以来最强的霜冻,大部分果园绝收,由于他们防护及时也减产20%,幸亏有农业保险,每亩地补偿多元,多亩地下来补贴80多万元,减少了损失。

年开始,我省与全国同步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经过十多年努力,累计为农业提供了亿元的风险保障,处理赔款案件53万件,赔款支出32.4亿元,直接受益农户达到万户(次),为全省农业连年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宋亮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全省农业保险工作视频会议上指出,目前,全省还有贫困人口万,今年要实现减贫85万人,其中有54.83万人要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脱贫,我们承受不起任何风险对贫困户脱贫增收的打击。

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着眼打赢脱贫攻坚战,针对影响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两个风险”,把实施农业保险作为产业扶贫的关键举措,制定出台了《甘肃省—年农业保险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明确三年筹集38.8亿元保费补贴资金,全面启动“增品扩面提标降费”工作,设立自然灾害保险和目标价格保险,在现有10个中央财政补贴险种和苹果、中药材两个省级补贴险种的基础上,新增肉牛、肉羊、高原夏菜、设施蔬菜、育肥猪和鸡6个省级特色品种,支持市县开办花椒、核桃、蜜蜂等51个“一县一(多)品”特色品种,并为贫困户量身定制了种养产业综合保险,初步实现了农业保险对“所有贫困户、贫困户所有种养产业、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双重风险”三个全覆盖。

一年来,全省农业保险覆盖贫困户达到82万户(次),保费总额11.5亿元,保险理赔7.3亿元,从中直接受益农户达到万户(次),极大地增强了农民应对“两个风险”的能力,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提供了托底保障,有效解决了因灾受损“不白干”的问题。

今年4月19日以来,我省陇南等市州遭受风雹灾害。灾情发生后,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甘肃银保监局及各农业保险承保机构,深入贫困户家里进行灾情查勘定损理赔工作,截至目前已查勘估损万元,其中涉及贫困户户,已支付赔款.22万元,农业保险的防灾兜底作用得到有力发挥。

李旺泽介绍说,今年我省农业保险全面实施“增品、扩面、提标、降费”,狠抓苹果、樱桃、花椒、核桃等各类作物和牲畜的承保到户及灾后理赔工作。年全省计划实施80个保险品种,保费达16.67亿元,纳入参保计划的农户万户,其中包括98万户贫困户。

截至4月底,我省已签单实施56个保险品种,实现签单保费3.33亿元,投保农户73.3万户,其中包含36.4万户贫困户,支付赔款2.61亿元,切实为农户发展产业保驾护航。

农金室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我省农业保险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政策宣传不够深入,农户投保积极性不高,甚至少数农户不愿意承担10%-20%的自缴保费等问题,而另一方面农业保险承保到户工作落实不到位,农业保险基层服务网点不足等问题影响着农业保险的投保率。

5月11日,参加全省农业保险助推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的会议代表,走进天水市麦积区花牛镇白家河村考察农村金融服务室运行情况。

“建立农金室的目的,就是方便农民投保和贷款需要。”白家河村党支部书记白青军介绍说,白家河村“农金室”依托白家河村委会阵地,采取“1+N”建设模式,由人保财险麦积支公司、麦积融兴村镇银行、麦积农村合作银行共同参与建设,集中开展金融扶贫政策宣传咨询、普及金融知识和组织办理农业保险,是向农户提供小额存取款及代理汇缴费服务的村级农村金融综合服务机构。

目前,该农金室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办理苹果保险多亩,投保花椒、核桃保险各5亩,肉牛3头,协调落实赔付资金累积72万元,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笔1万元,白家河村也成功创建为信用示范村。

麦积区区长成少平介绍说,麦积区目前在17个镇及道北街道办事处成立了镇(街道)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个行政村成立了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室,区财政按每村元的标准配套了建设启动资金,聘用了名农业保险协保员、村级联络员、村级金融服务员,真正实现了“一镇一站、一村一室、集中统一、综合服务”的目标。

去年以来,我省着眼实现农村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金融扶贫政策精准落地、农业保险增品扩面,出台了推进全省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室建设运行的实施意见。

截至3月底,全省可建应建农金室的个行政村,已全部组建农金室并投入运行,专兼职工作人员有4.49万名。同时,加强农金室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推进农金室标准化建设,加强规范化运行,切实方便了农户及企业参保、理赔,打通了农业保险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7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