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看白癜风最好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我省召开首场系列新闻发布会
四年来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12.63万人全省贫困人口基本养老参保率达%
减税降费为企业减轻负担超过40亿元已有人取得“双定向”
减税降费为企业减轻负担超过40亿元已有人取得“双定向”职称
为充分展示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省脱贫攻坚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11月12日,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青海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通报青海人社系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总体情况。
按照省委“四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工作部署,年至年,全省人社部门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总数达到12.63万人,组织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2.97万人次,扶持贫困劳动力创业人,调剂扶贫公益性岗位个,分别完成四年目标任务的.3%、%、%、%。年,全省人社部门继续做好以就业扶贫为重点的巩固提升工作,截至10月底,实现已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7万人,超额完成16.8万人的目标任务。
发布会上,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定邦说:“从省厅到县区,均成立了以人社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研究人社扶贫领域重要政策。年以来,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就业扶贫精细化、社保扶贫人本化、人才人事扶贫特色化’等工作思路,制定印发全省人社‘1+3’三年扶贫行动方案,为人社系统助力全省绝对贫困‘清零’行动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拉面青绣成为就业创业新名片
人社系统会同扶贫、发改、农业农村等多部门,研究印发技能培训、劳务经纪人激励服务、拉面产业发展、支持高校毕业生创办领办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等若干政策措施,从拓宽就业渠道、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就业服务、兑现各类补贴等方面打造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扶贫政策体系。
以“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就业扶贫行动日”等大型公共就业活动为牵引,人社部门每年组织的各类专场招聘会超过场,贫困劳动力专场招聘会实现县域全覆盖。各地就业部门每年坚持开展具有我省特色的“海西枸杞采摘”季节性就业增收专项行动,人均劳务收入约元,对全省农牧民特别是贫困劳动力形成了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会同发改、财政、扶贫等部门出台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帮扶若干政策,从精准定位、拓宽渠道、加强培训、提升服务、兑现补贴等方面细化政策措施,全省大中型集中安置区公共就业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安置区搬迁群众就业能力、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调查实现全覆盖,搬迁群众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失业监测、劳动权益维护实现全覆盖。同时,与江苏人社厅签订《劳务协作协议》,超过千名贫困劳动力赴江苏企业实现就业,“舌尖上的拉面”“指尖上的青绣”等劳务品牌,也成为青海就业创业新“名片”。
多措并举提升贫困群众就业技能,将贫困地区未就业劳动力技能提升、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多部门组织的培训纳入《青海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填补了“消除无技能就业”的政策空白。积极打造适应涉藏地区发展,满足少数民族贫困劳动力的个性化、差异化培训需求的精品培训项目,开发市场需求量大、岗位匹配度高的技能培训项目,力促贫困群众技能与就业衔接,各县区全部建立“一户一策”的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档案,全省有培训和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实现技能培训全覆盖。
社保扶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年到目前,全省符合条件的36.55万名贫困人口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参保率达到%;为6.77万名60岁以上贫困老人发放养老金2.89亿元,为45.44万人次贫困人员和低保、特困人员代缴养老保险费.36万元,极大减轻了贫困人口养老负担。
逐年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出台失业保险基金支持涉藏地区脱贫攻坚政策,提高深度贫困地区参保企业稳岗补贴标准,鼓励企业吸纳贫困人员,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为六州名符合条件的失业贫困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万元,并确保了临时价格补贴、一次性生活补助等其他失业保险待遇的按时足额发放。
强化工伤保障,逐年提高工伤保险标准,伤残津贴、抚恤金、生活护理费等标准达到新高,工伤保险从制度上实现从业人员全覆盖,保障了工伤人员及其供养亲属的基本生活,避免他们重返贫困。同时,深入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大力推进社保降费率、调费基工作,政策实施以来,减轻企业负担超过40亿元,维护了贫困地区企业发展,稳定了就业岗位。
打好决战脱贫攻坚“人才牌”
省人社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姚静婷介绍,我省推行基层人才职称评审“地方粮票”,建立“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评聘机制,实现职称评聘“双轨制”运行。
在拓展范围上,除卫生、农林牧水领域,将全省乡村教师纳入范围;实施地区由省内六州扩大到西宁“两县一区”及海东各县。在拓展政策上,对“三长一突出”(工作时间长、待聘时间长、任职时间长和基层工作业绩突出)人员,调整和优化了倾斜支持政策。在聘用保障上,单独核定“双定向”高、中级岗位比例,确保聘后待遇兑现。下放职称评审权,将基层“双定向”副高级以下职称评审权下放至各市州,单独开展评审工作。目前已有人取得“双定向”职称,其中副高级人、中级人。
站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历史交汇点上,全省人社部门将努力构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人社扶贫长效机制,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踏遍千山万水只为帮你脱贫
首场新闻发布会上,省社会保险服务局局长鲁俊讲述了贫困人口参保“一个也不能少”的故事。
省社会保险服务局在每周的数据比对中发现,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前河乡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祁不德,因长期居住在甘肃省永靖县考勒乡,年老肢体残疾,又无身份证,长期失联,所以没有参保信息。
社保经办机构想尽办法与祁不德建立联系,协调甘青两省公安机关为老人办理二代居民身份证和银行卡,终于在年6月为祁不德办理了参保登记手续。随后,社保人员奔波多公里,将存有养老金的银行卡送到远在甘肃省永靖县考勒乡的祁不德手中。
“老人怎么也想不到,他也能领到养老金,当他拿到社保卡时,激动得流下了眼泪。”省社会保险服务局局长鲁俊说。
昔日贫困乡村今成美丽家园
发布会上,省人社厅驻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谢家滩乡窑隆村第一书记吴贵毓来到现场,讲述了窑隆村的美丽图景。
第一份美丽来自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据吴贵毓介绍,窑隆,位于两山夹谷之间,平均海拔米,属于浅山地区,是全乡唯一的撒拉族聚居村,共有农户户人,耕地干旱贫瘠,主要种植小麦、土豆和豌豆等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
“村里没有照明路灯、卫生室,老党员活动室破旧不堪,部分村级道路还是泥土沙石路,自来水时常出现断水现象,一些村民还用的是窑水,危旧房随处可见。”吴贵毓回忆。
近年来,在人社厅统一协调帮扶下,全村先后实施了“平安美丽乡村”建设、贫困户产业扶持和自来水供水管网改建扩容等项目,修建了党员活动室、文化广场、卫生室,修缮扩建了村小学教室及文化墙,建设了排水渠、防洪挡墙、村户级道路、太阳能路灯,全村97户农户享受危旧房改造、65户农户重建围墙,18户享受危旧房改造、4户残疾人家庭享受辅助设施改造。
第二份美丽来自于群众翻倍的收入。年,精准扶贫工作之初,全村人均年收入元,识别贫困户为25户人。帮扶以来,通过项目带动,10人享受村级互助资金借款、5人享受扶贫小额贷款、5人落实带薪在岗实训政策、10人落实公益性岗位,人均年收入达到元以上,顺利完成各级考核验收、三方评估,实现脱贫摘帽。
这几年,窑隆村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贫困户内生动力、群众精神面貌方面不断提高和发展,村子越来越美丽。
拉面产业带动两万余人就业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我省拉面产业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两万余人。
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和农民工工作处处长潘力介绍,在稳定东西部劳务协作转移就业的同时,我省深入挖掘培育具有我省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劳务品牌,“化隆牛肉拉面”“海西枸杞采摘”等带动就业能力强、增收效果快的18个劳务品牌,已成为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仅我省群众在省内外开办拉面店达到3.2万家,从业人员19万人,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两万余人。
“年至目前,全省人社部门组织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3.6万余人次。”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赵力强说,“一对一”精准培训,全面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和人力资源供给缺口,让贫困劳动力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帮助他们提高技能,实现就业,加大热贡“唐卡”艺术、“青绣”等民间工艺和拉面经济等相关工种培训力度,并向所有具备资质的职业培训机构开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1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