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好不好 http://m.39.net/pf/a_4709994.html
用好“体检报告”守护美丽家园
——甘肃探索应用普查成果筑牢防灾减灾防线
甘谷县普查员在大像山景区开展核查工作。省应急管理厅供图
清水县普查员入户调查家庭减灾能力。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顾丽娟
年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开展以来,甘肃各级普查办和各成员单位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分级分层、以点带面,推进普查成果在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制定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完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机制、服务社会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应用,建立起“+N”普查成果应用工作体系,为甘肃灾前、灾中、灾后的自然灾害综合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
用好成果筑防线
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就是要摸清致灾要素,隐患位置,可能危及的人群、建筑数量,需要多少救援力量,如何分布救援力量等一系列问题。只有对风险隐患、抗灾能力有清楚的认识,牢牢掌握自身“家底”,才能有效预防、合理处置自然灾害,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普查最终目的,就是成果落地应用,为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综合防范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普查试点一开始,甘肃就明确要求整州试点的临夏州及各试点县区、省级各行业部门坚持“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的工作原则,积极探索普查成果应用,把普查成果应用到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社会综合治理中。
为此,省普查办编制了《甘肃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指导意见》《甘肃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应急管理系统试点工作方案》,为普查成果应用提供制度保障。专门设立数据与成果应用组,负责组织开展已有普查成果数据整理分析,指导各地推广应用普查成果,协调省级有关行业部门开展成果应用方面的研究。
省普查办省级技术组重点着眼于灾害隐患分布、承灾体基本情况、减灾能力分布等基础数据的获取,强化成果应用研究;各地、各涉灾行业部门结合实际情况,推荐本行业灾害防治及研究的专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利用普查成果推进灾害防治工作,建立起了“+N”普查成果应用工作体系,即明确一个总体目标、建立两项工作机制、确定四个应用方向、探索形成N条全省各级各部门的成果应用典型案例。
信息平台“测风云”
为让数十亿条普查数据科学高效应对自然灾害,实现“风云可测”,全省各地各部门持续推进普查数据共享使用,贯通自然灾害相关部门间数据共享共用的资源壁垒,汇聚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合力,推动自然灾害防治向精细化、智能化转变。
省气象局加强与各部门普查数据的共享和汇集,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逐步将普查成果数据应用到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风险预报预警业务中,开展“分灾种、分行业、分影响”预报,不断完善基于影响的预报和预警业务,夯实了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同时,省气象局建成甘肃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开发灾害监测、影响评估、灾害区划、产品制作等模块,完善系统功能;在甘肃省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建立普查基础数据、过程数据、结果数据信息库,实现数据的有序存储与管理;利用甘肃最新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和牧草监测数据,建立了祁连山区、牧区积雪灾害遥感监测历史数据库。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结合甘肃电网现状、已有数据模型和甘肃电网规划发展需求,研究建立甘肃电力自然灾害风险预警系统实施应用体系、评价体系及保障体系,提高风险评估模型科学性、准确性,全面细化优化建设风险评估模型体系落地路径。针对国内电网设备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标准尚属空白的情况,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组织专家编制电力系统首个涉及地质灾害、洪水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等5种自然灾害的电网设备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标准体系。
在总结各地各部门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省普查办鼓励支持各地将普查成果用于“智慧城市”“雪亮工程”“智慧应急”等项目建设,完善智慧城市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推动普查成果与基层社区等相关数据库共享共用,实现普查成果与基层治理数据的有机融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在此过程中,省普查办指导庆阳市西峰区在“西峰区城区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平台”建设中,共享普查成果,形成西峰区“智慧应急”系统,服务于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指挥,并拓展到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防治能力建设工作中。
立足永靖县实际情况,省普查办围绕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防火、地震等易发多发自然灾害信息,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永靖县开发建设风险隐患治理与监测预警系统。结合应急预案数字化建设、已有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等,实现自然灾害监测和及时告警,为及时有效防范化解自然灾害风险提供了有力支撑。
防灾能力大提升
年10月3日,灵台县普降暴雨,中台镇南店子村发生一处约万立方米山体滑坡,由于对灾害提前预警,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
这次预警防灾是普查成果应用的典型事例。
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涉及应急管理、地震、自然资源、气象、水利、林草、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和生态环境等多个部门,是一项复杂而烦琐的工程,普查成果的应用也需要各部门的合力。
为此,省应急管理厅在分析研究历史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全省各种灾害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和受灾程度进行统计分析,对灾害的历史规律进行评估,明确了灾害趋势、影响态势、空间格局等灾害区域特征,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建议。
省自然资源厅运用地质灾害隐患调查数据成果,制定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指导全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同时,结合调查数据成果,在气象部门发布雨情、强对流天气等预警后,第一时间启动与气象、应急等部门的会商程序,科学研判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指导各地各部门有针对性做好防范工作。
为应对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省自然资源厅聚焦地质灾害易发、高发区域,紧盯雨中、雨后等重点时期,派出技术支撑单位开展隐患排查,对有险情和成灾迹象的隐患点,组织受威胁群众果断撤离。
交通运输部门应用最新公路承灾体调查成果,针对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采取修建抗滑桩、内护墙、路肩墙、铅丝石笼、钢管桩挡墙、边沟、渗沟、排水管、急流槽等措施,提升公路防灾能力。
省地震局充分利用普查成果,为避险搬迁提供活动断层分布图和地震构造图等信息技术服务;开展震后应急技术研究,推进住建、交通、危化、矿山、水利等基础设施数据与震后评估技术融合,开展震后快速精准评估。
一系列普查成果的有效应用,极大提升了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升了灾害防治基础能力建设和应急资源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