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传奇民国年间,兰州粮行往事

北京治皮肤病 医院 http://m.39.net/pf/a_6171978.html

兰州粮行往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商界传奇

民以食为天。粮食,曾给无数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今天我们虽远离了饥饿,但粮食仍旧是牵动着人们内心的深刻记忆。眼下又到秋季,又是收获时节,就让我们聆听一段和粮食有关的商业传奇。

这个故事要从王得诚的祖父说起。王得诚的祖父名叫王槐明,上世纪上半叶,他从粮行学徒,一步步走到了兰州粮业公会主席,上演了一段商界传奇。

王得诚祖籍榆中夏官营。这座古老的小镇,据说因驻扎过西夏国军队而得名夏国营,后来人们称为夏官营。夏官营地处苑川河畔。这条长约百公里的河谷,是兰州东部重要的粮食产区。人们曾回忆,苑川河边水磨林立,不仅盛产小麦,还产水稻。从夏官营到金崖一带的几个集镇,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产区,而且也是粮食交易市场。粮食在这里加工成面粉后,供应兰州市场。

走进王得诚家,墙上挂着大大小小的字画,书香之气扑面而来。他从小就在祖父的培养下,喜欢上了书法,长期以来笔耕不辍。

今天,就让我们聆听一段民国时期兰州粮业中不为人知的往事。

凌晨四点,粮行就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我祖父王槐明,上世纪三十年代曾任兰州粮业公会主席。他从一个小学徒,一步步走到了一个行业的顶峰,创造了一段商业传奇。至今,这个故事鲜为人知。

故事要从祖父去粮行干苦工说起。他去粮行完全是生活所迫。祖父出生前,家里算是夏官营的望族。他出生后,家道就逐渐败落了。尽管如此他还是读了几年私塾。12岁那年,因家境贫困,他不得不去镇上的裕盛廉粮行当学徒。虽然离家只有几步路,但必须住在店里, 不能回家。一年中只有大年初一放假一天,而且是年三十晚上回,初一晚返回店里。祖父是独生子,家人想他了只能到“斗上”去看望。“斗上”是那时粮行的别称,因为粮食交易主要工具是斗,故而也叫粮行为斗行。干一年学徒,工钱是一个大洋。大年三十,店里才将大洋发给学徒带回家。学徒日常生活极其艰苦,甚至没有衣服。祖父穿的是粗毛口袋改制成的衣裤,一年四季就这一套,很少有洗的机会。衣服中长满了虱子,大年三十回家,衣服脱了挂在院子里,天亮时虱子全被冻死了。

裕盛廉门口有个长长的铺台。伙计们五更天(大约在凌晨四点)起床。 件活就是把铺台打扫得一尘不染,再搬出五个直径一米多的簸篮。然后从仓中把小麦、糜子、谷子背出来,装入大簸篮。粮食要装到什么程度?堆成尖尖的圆锥体。这是粮行的招牌。

天麻麻亮时,客商们就来了。他们一看见簸篮中堆积如山的粮食,自然对粮行的印象极好。这边相公们在谈粮食价格,那边伙计们忙碌着。谈妥后,就开始装粮了。这是个体力活。斗行内讲究,唱清点清,就是要把装的粮食斗数,当着客人面数清楚。这不能含糊。也是斗行经营风格的展现。于是,在晨光微熹中,忙碌的人群,点数的声音,构成了一幅民国初年的风景画。

解放前,兰州城内的粮食供应来源分为东南西北四路。东路指的是来自通渭、定西、会宁、榆中的粮食,主要在夏官营、金家崖等集镇集中。南路粮则是指陇西、渭源、康乐等地粮食,这些粮食主要在新添堡、辛店镇等市场集中。西路的粮食主要是来自永靖、青海等地,由于是顺黄河而来,也叫水上粮。北路的粮食来自于大靖、永登、红水、一条山以及河西走廊,也叫北山粮。

年时,兰州全年的粮食输入达48万余石,主要来自于永登、榆中等县,其中东路粮食供应了市场的三分之一。可见,榆中一带粮食交易的兴盛程度。

六年学徒,磨砺出一身真本事

粮行的工作辛苦至极。刚入粮行时,祖父只有12岁。可干的活并不轻松。早上四点就起床,收拾店铺,往簸篮中装粮食。最辛苦的是往仓中入粮。那时,装粮食不用麻袋,用一种长条状的毛线口袋,大的装斤,小的装斤。祖父年龄最小,只能扛小口袋。扛到粮仓边,将口绳解开,粮食从肩头“唰”的一声倒入仓中。此时,粮食中掺杂的粉尘随之而起,眼睛也睁不开,自然也无法呼吸。伙计们闭着眼睛,憋住气倒粮食。倒一半时,气就憋不住了。只能大口呼吸,粉尘就这样被吸入了肺部。干了两三年,祖父就患上了哮喘,其实就是尘肺病,十七八岁时经常咳嗽痰喘。

十八岁那年的夏天,镇子上来了一个江湖先生(过去人们把医生称作先生),看好了不少病人。口碑好,祖父去看病。先生说,吃我的六服药就好了,保证根治,一剂一块大洋,总共六个大洋。这可是大数字,祖父当学徒,一年才给一个大洋,六服药相当于六年的工钱。 ,还是下决心治病。吃了两服药就见效了,四服后,祖父的呼吸顺畅了,人也神清气爽,他觉得病好了。再加上药价实在太贵,只好停了,结果病根未除,后来,他还是因为哮喘去世。

祖父在私塾就很用功,熟读四书五经,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双手打算盘。在粮店当学徒,他更是勤学不辍,当了六年学徒,熟悉了粮行的各种业务。那时,识字的人很少,尤其是像他这样既懂业务有又文化的店员,是很少见的。

也就在这时,一个机会向他招手。兰州城内横街子(今静宁路)德盛和米粮店的总经理王有贵看中了他。

王有贵是夏官营王家崖村人,他在和裕盛廉做生意时认识祖父的。王有贵对这位识字、勤快、善于学习的小伙子另眼相看。他就将祖父带到德盛和米粮店做相公,也就是门店的营业员。

抗战期间,当选兰州粮业公会主席

六年的磨砺,使他注定有个起飞的平台。在横街子开粮店的主要是榆中籍人士,有沈家、丁家、王家、周家等商家,他们在横街子都有房产。大家在一起做生意,表面上一团和气,但私底下则是各显神通,寸利必争。

上世纪二十年代,甘肃各地灾荒、地震不断,灾难深重。乱世粮食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祖父熟悉业务,经营有方,组织粮商赈灾,很快就在兰州的粮行中崭露头角。

抗战爆发后,作为后方的兰州商业呈现出空前的繁荣。而粮食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地位日益重要。为确保给前线提供征购军粮。粮商们也不得不适应这种新形势,当时几个大粮商合伙出资创办了德兴永米粮店,他们请祖父任总经理。德兴永米粮店在横街子钟鼓楼的东侧,与钟鼓楼只隔一条马路。粮店门脸是个二层小楼,祖父的柜房设在二楼,大门对着钟鼓楼。楼下是工作人员的办公地方。前院是车马店, 各地运粮的客人过夜休息,院子里还有一口水井。一年四季这里人喊马嘶,客商往来不绝。

祖父他们这一辈商人,以儒入商,以义取利。惟其如此,生意才做得长久,生意中的欺诈才近乎绝迹。依靠着在德盛和打下的基础,德兴永的生意突飞猛进,乡亲们有了困难都愿意来找他,祖父则是有求必应。年,祖父已经去世三十多年了,我在榆中东古城村遇到了一位许姓老者,他得知我的家世后,冲口就说:槐明老掌柜是我的恩人。原来,抗战期间他从银川到兰州后,没了盘缠。就想到去找亲戚借钱,亲戚没给借。走投无路之下,来到德兴永,找到了祖父,祖父一听是老乡,二话不说就借给了30个大洋。许先生回到家,立即装了两大车粮食,送到德兴永还了账。

年,祖父刚刚39岁,就被推举为兰州商务理事会副理事长、粮业公会主席,成为兰州粮食行业的 。此时,兰州的工业基础还非常薄弱,商业主要依靠粮业。这一职位直接决定着兰州乃至甘肃的粮价,足见其重要性。他用了三十年时间,实现了从学徒到粮业公会主席的飞越。

年,祖父考虑到自己年龄大了,再加之解放战争爆发。祖父考虑到乡下相对安全,就回到夏官营兴建了德兴永水烟厂。年,他关闭了兰州德兴永米粮店,一心一意在家乡发展。年,祖父还出席了兰州市工商业联合会 次代表大会。 爆发后,他还动员夏官营商界捐钱捐物。

年“公私合营”后,他远离了商界,想的是耕读传家。这也是他们那一代商人的传统思路,无论走得多远也无法割舍土地。祖父在家教我读《三字经》、《朱子家训》、《声律启蒙》等,指导我练毛笔字、学画画,在瓜棚中给我讲历史故事,就是在这样潜移默化中传承国学和传统文化。

讲述人王得诚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

王文元(兰州老王)原创作品。转发惠己利人!赞赏坚持动力!留言精神鼓励!

欢迎朋友们转发分享

王文元兰州老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