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扁平疣医院医师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13030.html
湟水又东,与閤门河合,即浩亹河也。水出西北塞外,东入塞,迳敦煌、酒泉、张掖南。东南迳西平之鲜谷塞尉故城南。又东南与湛水合。水有二源,西水出白岭下,东源发于白岸谷,合为一川,东南流至雾山,注閤门河。閤门河又东迳养女北山,东南,左合南流川水。水出北山,南流入于閤门河。閤门河,又东,迳浩亹县故城南,王莽改曰兴武矣。阚骃曰:浩读閤也,故亦曰閤门水,两兼其称矣。又东流,注于湟水。故《地理志》曰:浩亹水东至允吾入湟水。
浩亹河(閤门河),即今大通河。
鲜谷塞尉故城,按注文“(浩亹河)东南迳西平之鲜谷塞尉故城南。”比对《青海省文物地图集》颇疑即今祁连县河西城址。
浩亹县故城,亹,音mén,水流夹山,两岸若门(亹)。青海省文物工作者认为即今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川口镇享堂村西南享堂城址[1],但却与注文“(閤门河)又东,迳浩亹县故城南”的方位表述严重不符;本文从《地图集》即浩亹县故城即今甘肃永登县河桥镇河桥驿。
又东迳允吾县北,为郑伯津,与涧水合。水出令居县西北塞外,南流迳其县故城西,汉武帝元鼎二年置,王莽之罕虏也。又南迳永登亭西,历黑石谷,南流注郑伯津。
治允吾县故城,学界迄今亦无定论,大致可分为甘肃永靖县西北湟水南岸说和青海民和县境说。而青海民和县境说则又有上川口说、下川口说,上、下川口之间说和古鄯镇说。而按前述注文援引阚骃曰:“允吾县西四十里,有小晋兴城也”,则允吾县治当在小晋兴城(学界多认为即今川口镇山城村遗址[2])东约四十里处的湟水南岸;而按此方位及距离结合考古等综合考量则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马场垣乡下川口村古城恰当其位。(备注:尽管下川口古城被判定为明代遗存[3],但从残垣夯土层约0.1米及附近分布有下川口汉墓群等因素综合考量下川口古城很可能是在允吾县故城基址上重建。)
令居县故城,王宗元在《汉金城郡令居县故城考》一文中认为:“今永登县就是汉令居县地。《水经注》中的涧水、龙泉、逆水都是指今庄浪河。涧水东岸的令居县故城,就是逆水东岸的广武城。广武城不是汉枝阳县城,《水经注》有记载。按《元和郡县志》所记的距离量算,今永登县城就是前凉的广武城,西汉的令居县城[4]。
王宗元认为:“郑伯津本是黄河上的渡口,是丝绸之路上的要津,但由于《水经注》误将其注释在黄河支流湟水上,因而造成了这一地区水系的历史记载与实际状况不符,也使得金城郡一些县的治地混乱不清。根据历史文献记载,结合考古发现、地质地形和水系分布,论证涧水就是流经今永登县的庄浪河,郑伯津就是今兰州市西固区河口乡黄河上的渡口[5]。”
永登亭,据清乾隆《甘肃通志》:“涧水自令居南迳永登亭西,盖即永登县治也”,也就是说永登亭在东晋时改为永登县,即今之永登县,而地名含“亭”字,故此向红伟认为永登亭应该在长城关隘处,而汉长城正好在红城镇东部的塌墩子沟至龙泉寺乡大坡沟又西折,从古咸水河谷走向庄浪河川,红城镇恰恰位于这一转折点上…….因此认为这里就是永登亭是合理的[6]。
湟水又东,迳允街县故城南,汉宣帝神爵二年置,王莽之修远亭也。县有龙泉,出允街谷。泉眼之中,水文成交龙,或试挠破之,寻平成龙。畜生将饮者,皆畏避而走,谓之龙泉,下入湟水。
允街县故城,苏裕民在《汉令居、允街故城址蠡测》一文中认为在今甘肃永登县红城镇玉山古城。王宗元在《汉代金城郡乌亭逆水、涧水考》一文中认为允街县故城在永登县龙泉寺乡。本文认为王氏所言允街故城龙泉寺镇说疑点颇多,其一距离湟水较远,其二中间还隔着庄浪河与注文“湟水又东,迳允街县故城南”的描述不符;故允街故城地望姑且存疑。
湟水又东迳枝阳县,逆水注之。水出允吾县之参街谷,东南流,迳街亭城南。
向红伟认为“逆水当为咸水河[7]”。刘满认为逆水即庄浪河。但不论如何上述注文中相关涧水、逆水流入湟水的记载肯定是错误的。湟水和庄浪河是先后流入黄河的,而且庄浪河、咸水河入河的地方均为山地,不可能改道入湟水。
枝阳县故城,《兰州市志·建置区划志》认为大约在今永登县苦水乡一带。
参街谷,颇疑即上文“允街谷”之讹。
又东南,迳阳非亭北,又东南,迳广武城西,故广武都尉治,郭淮破羌,治无戴于此处也,城之西南二十许里,水西有马蹄谷。汉武帝闻大宛有天马,遣李广利伐之,始得此马,有角为奇。故汉武帝《天马之歌》曰:天马来兮历无皂,迳千里兮巡东道。胡马感北风之思,遂顿羁绝绊,骧首而驰。晨发京城,食时至敦煌北塞外,长鸣而去,因名其处曰候马亭。今晋昌郡南及广武马蹄谷,盘石上马迹若践泥中,有自然之形,故其俗号曰天马径。夷人在边效刻,是有大小之迹,体状不同,视之便别。逆水又东,迳枝阳县故城南,东南入于湟水。《地理志》曰:逆水出允吾,东至枝阳,入湟。
枝阳(亦即支阳)县位于今甘肃省永登县南接近黄河渡口一带[8].
阳非亭(亦名杨非亭)位于庄浪河谷中部广武城即前凉所置广武县,广武郡城,位于庄浪河谷下游(阳非亭东南)[9]。
D
湟水又东流,注于金城河,即积石之黄河也。阚骃曰:河至金城县,谓之金城河,随地为名也。释氏《西域记》曰:牢兰海东伏流龙沙堆,在屯皇东南四百里阿步干━━鲜卑山东流至金城为大河。河出昆仑,昆仑即阿耨达山也。河水又东,迳石城南,谓之石城津。阚骃曰:在金城西北矣。
石城津,李并成在《晋河会城、缠缩城、清塞城考》一文中认为石城津约在今西固区西北的黄河渡口[10]。刘满则进一步明确石城津在今永靖县盐锅峡镇小茨村北的黄河上[11]。
河水又东南,迳金城县故城北。应劭曰:初筑城得金,故曰金城也。《汉书集注》,薛瓒云:金者,取其坚固也,故《墨子》有金城汤池之言矣。王莽之金屏也。《世本》曰:鲧作城。《风俗通》曰:城,盛也。从土,成声。《管子》曰: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郭外为之土阆。地高则沟之,下则堤之,命之曰金城。《十三州志》曰:大河在金城北门,东流,有梁泉注之,泉出县之南山。按耆旧言:梁晖,字始娥,汉大将军梁冀后,冀诛,入羌。后其祖父为羌所推为渠帅,而居此城。土荒民乱,晖将移居枹罕,出顿此山,为群羌围迫,无水。晖以所执榆鞭坚地,以青羊祈山,神泉涌出,榆木成林。其水自县北流,注于河也。
金城县,不少学者认为汉金城县城当为今兰州市西固区西固古城;但刘满认为金城县城当为今兰州市城关,梁泉即兰州五泉山的五泉[12]。
△又东过榆中县北。
昔蒙恬为秦北逐戎人,开榆中之地。《案《地理志》,金城郡之属县也。故徐广《史记音义》曰:榆中,在金城。即阮嗣宗《劝进文》所谓榆中以南者也。
;榆中县,刘满认为榆中故城在今榆中县定远乡驻地定远村[13]。
△又东过天水北界。
苑川水出勇士县子城南山,东北流历此成川,世谓之子城川。又北迳牧师苑,故汉牧苑之地也。羌豪迷吾等万余人,到襄武、首阳、平襄、勇士,至此抄苑马,焚烧亭驿,即此处也。又曰:苑川水地,为龙马之沃土,故马援请与田户中分以自给也。有东西二苑城,相去七里,西城即乞佛所都也。又北入于河也。
苑川水,刘满认为苑川水就是今榆中县的宛川河[14];但宛川河流向上大致是西北流与注文苑川水“东北流”略有些出入。
勇士县子城,具体位置不详
△又东北过武威媪围县东,河水迳其界,东北流,县西南有泉源,东迳其县南,又东北入河也。
武威媪围县,李并成在《媪威县城考》一文中认为今景泰县芦阳镇吊沟村大树梁大河北岸的“吊沟古城确系媪围古城”,大沙河即媪围河[15]。
△又东北过天水勇士县北。
《地理志》曰:蒲福也。属国都尉治。王莽更名之曰纪德。有水出县西,世谓之二十八渡水,东北流,溪涧萦曲,途出其中,迳二十八渡,行者勤于溯涉,故因名焉。北迳其县而下注河。又有赤晔川水,南出赤蒿谷,北流迳赤晔川,又北迳牛官川,又北迳义城西北,北流,历三城川,而北流注于河也。
天水勇士县,具体位置不详
二十八渡水,刘满认为与二十八渡水相象的只有榆中县青城乡西南的麋鹿沟;今麋鹿沟流经的地方,沟壑中有较多的水泉,这些泉水是与麋鹿沟相连的。这一点和《水经注》所说的二十八渡水“溪涧萦曲”是相符的。二十八渡就是今榆中青城乡的大川渡。[16]。
年7月27日
[1]《中国文物地图集.青海分册》
[2]《中国文物地图集.青海分册》
[3]《中国文物地图集.青海分册》
[4]王宗元:《汉金城郡令居县故城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年第2期
[5]王宗元:《《汉书·地理志》涧水尾闾郑伯津地理位置考辨》,《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年05期
[6]向红伟:《汉令居县及逆水、涧水考》,《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年03期
[7]向红伟:《汉令居县及逆水、涧水考》,《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年03期
[8]李并成:《晋河会城、缠缩城、清塞城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年第2期,第页
[9]李并成:《晋河会城、缠缩城、清塞城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年第2期,第页
[10]李并成:《晋河会城、缠缩城、清塞城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年第2期,第页
[11]刘满:《西北黄河古渡考(二)》,《敦煌学辑刊》,年第4期,第页
[12]刘满:《汉金城县治所地理位置考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年第1期,第32页
[13]刘满:《汉榆中县故城位置考》,《敦煌学辑刊》,-12-15
[14]刘满:《西北黄河古渡考(二)》,《敦煌学辑刊》,年第4期,第页
[15]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年。
[16]刘满:《西北黄河古渡考(二)》,《敦煌学辑刊》,年第4期,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