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153159.html
作者: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
中国地震局自年定点帮扶永靖县以来,始终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在政治引领定点扶贫、减灾扶贫、科技扶贫和产业扶贫等方面探索可供借鉴的实践经验,并先后荣获中央和国家机关定点扶贫先进集体、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甘肃省脱贫攻坚帮扶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十三五”时期,通过各方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永靖县如期实现整县脱贫摘帽。截至年底,全县贫困人口由年底的人减少到0人,贫困发生率由年底的27.26%下降到0%,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26万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政治引领行业帮扶,造好脱贫发展的“发动机”
中国地震局定点帮扶永靖县以来,不断强化政治引领,在构建和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等方面,为定点扶贫工作的持续高效开展提供了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切实担起定点扶贫政治责任。近30年来,中国地震局累计投入资金.79万元,引进各类资金.04万元,为永靖县扶贫开发与脱贫攻坚提供了持久的动力支持。首先,坚持高位推动,坚决扛起定点帮扶政治重任。中国地震局党组把做好定点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不断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局党组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入户走访、实地考察等有效方式,长期深入了解永靖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与其共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思路新举措,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其次,强化组织安排,尽锐出战保证帮扶工作成色。中国地震局不断强化定点帮扶工作组织领导,保障定点帮扶的干部配备、要素配置,累计选派16名优秀干部挂职担任永靖县副县长和驻村第一书记,让选派干部立得住沉下心扎下根,让“外援力量”变成驱动当地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据悉,中国地震局选派的扶贫干部曾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称号。再次,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安排确保帮扶质量。中国地震局不断实化细化具体脱贫举措,制定定点扶贫工作计划(-年),明确目标任务,确定年度工作要点,帮扶工作分解到年、落实到人。签订年度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责任书,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定点帮扶各项指标逐年保持大幅增长。同时,充分结合地震系统垂直管理的体制特点,发挥甘肃省地震局在定点帮扶项目安排、资金使用、进度监督等方面的属地帮扶作用。最后,保持统筹兼顾,全力构建“3+N”定点扶贫工作体系。中国地震局充分挖掘内部资源,依靠全系统之力全方位构建形成了以产业扶贫、科技扶贫、减灾扶贫为主体,兼顾生态扶贫、教育扶贫、旅游扶贫、基础设施扶贫、消费扶贫等多种扶贫方式的独具特色的“3+N”定点扶贫工作体系。在实地考察后,调研组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文化研究室主任周庆智表示,强化政治引领、坚持高位谋划,让定点帮扶有了“主心骨”“先锋队”,对发挥组织效能、保证脱贫攻坚成效和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
以突出的专业优势主动扛起行业扶贫重大使命。永靖县境内地形地貌复杂,滑坡、泥石流、洪涝、干旱等灾害易发多发。中国地震局立足实际,着眼于构建和完善“大应急”体系,全面提升综合减灾能力水平,为当地脱贫致富铺就一条“平安大道”。第一,着重帮助永靖县加快推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抢抓国家层面实施自然灾害防治工程的有关政策机遇,在甘肃省率先完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工作,为后续工作提供完整全面的实践基础。第二,构建和完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因地制宜、全面覆盖”的“全灾种、大应急”体系,协助永靖县建设集应急指挥、风险预警、隐患管控、监督监管、调查取证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县应急指挥中心;永靖县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在中国国际救援队和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的支持下,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灾种的应急救援能力。第三,持续推进“3+4”县域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县、乡、村三级管理机构,县、片区、乡、村四级应急救援队伍),争取甘肃省应急管理厅、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投入各项配套资金.8万元,组建各类应急队伍14支、片区应急救援中队4个,新建应急物资储备站个,新建、改造升级微型消防站个。第四,持续加大行业项目和专项资金投入。协调落实甘肃省水域救援基地建设资金万元、冬春救助资金万元、自然灾害救灾资金万元,协调建制50人的甘肃省水域救援大队落户永靖县,建设永靖县防震减灾科普馆,实施永靖县地震小区划项目,大力推进综合性消防队伍和甘肃省水域救援基地建设。第五,积极推进生态治理与防灾减灾。中国地震局共投入资金.41万元,实施帮扶生态项目18个,主要针对刘家峡库区周边生态环境脆弱的现状,自年起持续实施龙汇山“减灾林”项目,累计植树造林余亩,库区沿岸水土流失情况得到显著遏制,已成为当地生态扶贫示范工程。
以特色的帮扶创新广泛凝聚内外帮扶强大合力。中国地震局发挥中央单位在争取政策资金、获取各类信息等方面的优势,配合永靖县协调解决防灾减灾与脱贫攻坚、乡村全面振兴等基础性、战略性问题。其一,抢抓国家实施自然灾害防治等“九大重点工程”、永靖县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的重大机遇,加强与中国国际救援队、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医院的合作交流,积极争取国家、省、州各层面政策、项目、资金、技术支持,年以来累计协调落实上级资金达.04万元。其二,协调甘肃省应急管理厅及第三方专家,提前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普查工作,深入细致摸排全县所有灾害风险隐患点,建立灾害风险隐患清单和数据库;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和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等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提升全域安全生产水平。其三,协调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帮助完善永靖县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在前期整合公安、水务、自然资源、文体广电和旅游等部门系统的基础上,又投入余万元建设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多种数据的集成可视化展示。其四,加大灾害保险推广力度,永靖县财政按照每人每年2元的标准,为全县居民购买自然灾害救助及家庭综合意外伤害保险,积极动员群众购买农业保险、安全生产责任险和灾害住房保险等,筑牢强力阻断因灾致贫返贫生成渠道的“保险屏障”。其五,联合各方力量展开社会扶贫,认真组织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和爱心捐赠。中国地震局每年培训永靖县地方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农村致富带头人、贫困群众等余人次,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积极发动各方爱心力量,为贫困群众捐赠家具家电余件、床单被套余套,为山区学校捐赠价值3.4万元的学习生活用品,为消防指战员捐赠价值5.1万元的册图书。
调研组深入到永靖县消防救援大队了解当地应急救援工作情况
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广种脱贫发展的“摇钱树”
中国地震局牢牢秉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为永靖县稳定脱贫持续发展广植“产业林”“摇钱树”,协助永靖县依据地方实际和优势条件,加强产业扶贫项目规划,引导和推动更多产业项目落户贫困地区。
“产业项目+资金投入”保证产业精准到户。一方面,中国地震局根据永靖县初步形成的“东山百合、西山牛羊、川塬蔬菜、片区果药、户户劳务、全域旅游”产业布局,帮其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重点围绕百合、黄芪等主导产业,投入.2万元,精准实施了到户产业奖补等项目,惠及贫困户户,带动群众增收万元。另一方面,累计直接投入帮扶资金.29万元,援建黄芪饮片加工厂2个、黄芪烘干车间1个,带动42个贫困村种植黄芪,实现年产值约万元并吸纳多名群众稳定就业,带动群众增收万元;新建香菇种植大棚8座并配备香菇菌棒生产线、烘干机、灭菌柜等生产设备;投入资金余万元用于支持合作社发展,破解合作社产业发展融资和贫困群众发展资金短缺难题,惠及农户余户。调研期间,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到永靖县千合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永靖县花椒种植基地等处,实地了解到“产业资金项目精准到户”的产业帮扶机制已产生了“合作经营+就地就业+收益分红”的多重效益。对此,调研组专家、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认为,定点帮扶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等关键指标,在探索扶贫资金精准集中使用、产业项目精准入户等方面精准发力,有效做到了“五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和脱贫成效精准,以“产业+就业”的长效机制持续保证了脱贫成效、不断促进了乡村振兴。
“科技赋能+产业升级”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一是强化农业科技赋能,精准寻求农业科研院所专业指导。中国地震局着眼于解决永靖县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瓶颈,依托现有农业产业资源,共投入资金余万元,通过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等6个国家或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建成草莓专家工作站1个、百合实验基地2个以及涵盖花椒、苹果、牛羊养殖等10大产业的示范基地20个。一方面,改良提升老果园余亩。在实地考察中调研组了解到,经过科技赋能改造,草莓示范基地内每个大棚的效益由10万元提升到12万元、增收2万元,花椒老果园改造示范基地平均亩产由不到斤提升到斤、增产超过%,苹果老果园改造示范基地平均亩产由斤增加到斤、每亩增收至元不等,科技赋能效应不断显现。另一方面,协调农业专家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开展病虫害防治、牛羊高效养殖等技术培训余人次,支持永靖县专业合作社发展,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的质量效益,有力引导带动农民致富增收。二是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助力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步伐。面对永靖县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有产品无规模,有特色无品牌”等突出问题,中国地震局针对性实施了脱贫地区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首先,围绕永靖县特色经济作物,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优化种植养殖方式,助力永靖县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其次,帮助培育区域农产品市场品牌,联系高校专家设计具有永靖特色的农产品包装创意方案。最后,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全力支持永靖县争创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目前已获得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资格。对此,调研组专家、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秉龙表示,“科技赋能+产业升级”有力提升了永靖县农业综合生产效益,实现了农业农村发展可持续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标准化示范化、农业生产科技化(科技要素投入)、农业发展组织化、农业服务社会化和农产品品牌化,从整体上加快了永靖县农业提质增效。
“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塑造永靖品牌形象。中国地震局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扶贫帮扶机制,多渠道宣传推广永靖优质农业、旅游资源,助推永靖县域品牌形象提升。第一,联系中国气象频道,无偿播放永靖县旅游宣传片,编排网络直播6场;联系国家体育总局开展赛事扶贫,在永靖县连续成功举办全国滑翔伞锦标赛,带动地方体育事业发展。第二,联系北京烹饪协会开发百合菜品30余道,面向50余家北京市餐饮企业、机关食堂成功举办推介品鉴会。第三,联系高校专家开展文创产品帮扶,设计具有地方独特文化标志的旅游创意方案42个、农产品创意方案28个、网络虚拟表情包3套,部分已打样量产投入使用。第四,推动“党建+”农民合作社入驻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与中国农业银行开展销售合作,进一步拓宽销路。第五,鼓励引导干部职工踊跃购买、帮助销售永靖百合、苹果等特色农产品,直接购买价值约.35万元的农产品,帮助销售价值为.77万元的农产品,扶持贫困人口余人。对其上述做法,调研组专家、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青连斌指出,永靖县产业扶贫的成功经验,集中呈现为四个“以小博大”——以“小投入”激活“大动力”、以“小股份”激发“大活力”、以“小产业”带来“大收益”、以“小平台”联通“大市场”,对常态化产业帮扶、持续稳定脱贫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
定点帮扶的三点启示
“中央定点帮扶单位要落实帮扶责任,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帮扶举措,加强工作指导,督促政策落实,提高帮扶实效。”调研组一致认为,中国地震局在甘肃永靖深入开展扎实推进的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实践,以减灾扶贫、产业扶贫、科技扶贫为主要抓手,创新开展定点帮扶工作,给我们带来三点启示。
坚持问题导向,确保帮扶质量。立足永靖县情和部门专业对口优势,中国地震局以鲜明的问题导向来确保定点帮扶成果和脱贫质量。第一,积极构建以脱贫攻坚为目标导向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持续加大防灾减灾救灾投入,不断提升贫困地区自然灾害应对能力,强力阻断因灾致贫返贫的生成渠道。第二,面对永靖县农业产业发展的难点问题,“找准病根对症施治”。为切实破解花椒、苹果等产业面临的发展瓶颈,年中国地震局已分别投资55万元、75万元,精心打造三塬镇花椒提质增效及新品种繁育基地、岘塬镇苹果示范基地;年,将追加投入52万元、60万元,进一步充分发挥现代设施农业在农业持续提质增效、农民稳定脱贫致富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重点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既是农业现代化的迫切要求,也是深度贫困地区稳定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中国地震局根据市场供需变化和永靖区域比较优势,帮其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围绕百合、黄芪等主导优势产业做好产业扶贫大文章,积极发展以草莓、苹果、花椒等为主的示范基地等现代设施农业,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另一方面,聚焦农业科技扶贫,全力推进与专业农业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中国地震局投入建设的农业示范基地,推广了现代栽培模式和标准化管理技术,打造出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示范样板,对群众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比如花椒提质增效基地由年的10亩扩大到年的亩、苹果示范基地由年的40亩扩大到年的亩,加快了永靖县农业转型升级步伐,走出了一条科技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
依托乡村善治,力促乡村全面振兴。近年来,永靖县在中国地震局的支持下,以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为主线,奋力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一方面,强化群防群治,激发人民群众的基层治理主体意识。永靖县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大力推进以应急管理工作网格化管理为重要内容的基层治理现代化,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培训教育等活动。另一方面,“3+4”应急管理体系既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优化完善,还在县、片区、乡、村四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上持续发力,深入推进以促进应急管理现代化为重要内容的基层治理组织体系和专业队伍建设,应急管理力量延伸到辖区的每一个角落,以筑牢守紧因灾致贫返贫的“防火墙”、织密织牢防灾减灾救灾的“安全网”为乡村全面振兴保驾护航。
(执笔:陶建群、刘青、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