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走进双师课堂学生共享优质资源通渭路

专家走进双师课堂学生共享优质资源

——通渭路小学和永靖县三峡中学

开展双师课堂记

“中国传统建筑、家具和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用凹凸部位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5月25日,甘肃省博物馆与通渭路小学文博班的馆校共建课又开课了,共同上这节课的还有永靖县三峡中学五年级的孩子。今天省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党雄伟老师,为孩子们带来了中国古建筑《一块木头的智慧—榫卯》。一个平台,两间教室,学生“隔屏”互动,教师“云端”授课。特殊的上课方式、丰富的课堂内容、有趣的互动交流等,都深深地吸引着两边上课的孩子。

榫、燕尾榫、楔钉榫等。课堂上,在党老师的引领下,同学们还思考了“为什么要用榫卯?”永靖县三峡中学五年级的同学和文博班的孩子们说了自己的想法,大家认为榫卯更结实更耐用,美观好看;榫卯家具便于运输;榫卯家具便于维修,榫卯家具不会破坏家具木质。老师带着孩子们详细了解了鲁班锁,又带着孩子们一起解锁鲁班球,小组同学一起尝试解开鲁班球,同学一边学习一边感叹古人的智慧。

在双减背景下,为了强师助教、提质增效,通渭路教育集团积极开展双师课堂研究,探究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创新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新的教学模式。我们利用双师课堂,打破时空限制,期待实现“众师合力教、协同共提高”的场景,力争有效改变当下“一师教一班、闭门成一统”狭隘封闭的教学现状。

通渭路教育集团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6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