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奋进七十年牢记嘱托再出发访临夏州

莲花山风光

临夏市八坊十三巷史有东摄

兰州—永靖沿黄快速通道

本报记者薛巍敏

9月6日,省政府新闻办在兰州举办“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临夏州专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临夏州委书记郭鹤立、州长马相忠就记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记者:贫困一直伴随着临夏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也一直十分重视临夏的脱贫攻坚。现在到年全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只剩不到2年的时间,请再详细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郭鹤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进入新时代,临夏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一个摆脱贫穷、解决温饱、奔向小康的历程,临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减贫史、脱贫史。“三西”建设、八七扶贫、开发式扶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国家方略在临夏发展的不同阶段留下了深深的时代印迹,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长期以来对临夏的关心支持逐年加大、力度空前,历届州委、州政府一届接着一届干,团结带领全州上下一直为解决贫困、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接续奋斗,书写着一个个鏖战贫困、荡气回肠的脱贫故事。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面对“全国脱贫看甘肃、甘肃脱贫看临夏”的形势要求,面对剩余16.38万人的减贫任务,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感恩奋进、真抓实干,滚石上山、背水一战,集全州之志、举全州之力,向最后的贫困堡垒发起了总攻。

我们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部署开展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户籍管理等方面问题冲刺清零行动,逐村逐户、逐人逐项“过筛子”,不遮不掩、不推不拖,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年内将基本解决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

同时,把发展产业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计,因地制宜发展牛羊养殖、高原夏菜、经济林果、中药材、百合等特色农业,因势利导发展“五小产业”,扶持发展扶贫车间、农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积极推进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生态扶贫、消费扶贫,开展扶贫大培训大就业行动,形成了大产业带动、小产业填补、利益链分红、保险全覆盖的持续增收格局。

此外,积极主动对接中央省上帮扶单位和厦门市,拓展深化协作内容和领域,管好用好帮扶资金,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今年厦门市已经落实4.44亿元帮扶资金,厦门恒兴集团与我州永靖县签订总投资30亿元的黄河三峡文旅项目合作开发协议,以旅游促脱贫、带发展。

现在,距离年只有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我们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支持,有社会各界、各个方面的鼎力相助,临夏一定能够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党中央、省委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记者:进入新时代,临夏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马相忠:我们在集中主要精力抓脱贫的同时,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围绕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正在全力推动项目带动、产业支撑、民企发展、生态治理、区域联动、城乡融合、创新驱动、开放开发八个方面取得突破,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对外通道不畅是制约临夏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瓶颈。围绕破解这一难题,我们抢抓国家支持“三区三州”和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政策机遇,正在谋划实施以道路交通为主的“十大项目工程”。这些项目建成后,临夏发展的基础条件将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对今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目前,我们把旅游确定为全州的主导产业,按照全域旅游、全季节旅游的方向和“三区域带动、五长廊布局”的格局,全面推进旅游通道建设、景区景点提升、品牌节会打造和乡村旅游发展,促进旅游与文化、商贸、体育、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全州旅游呈现出井喷式发展的良好势头,旅游接待人数、旅游综合收入连续几年保持了20%多的增速,临夏“旅游热”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省内外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8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