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县永靖镇老厂村公路见证山村巨变

通组路连接千家万户,旅游路延伸四通八达,产业路通往万园千企。改革开放40年,息烽县乡村公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土路、砂石路到水泥路、泊油路,从雨天两脚泥,晴天一身灰,再到如今的宽阔通畅、整洁美丽,家门口的公路已今非昔比。

近日,笔者驾车从息烽县城出发,沿着盘旋而上的公路,行进10余公里,到达永靖镇老厂村,一幅自然和谐的富美乡村画卷呈现在眼前:宽阔平坦公路上,摩托车、农用车、小轿车,演奏出新时代农村的强劲音符;干净整洁的串户路,连通家家户户,座座别致的乡村小洋楼在冬日暖阳照射下熠熠生辉,池塘里鸡鹅成群,农家小院内花木果树发新枝……

过去,有人把老厂村的穷山僻水用民谣编成顺口溜:“有女不要嫁高山,天晴下雨把门关,手里端碗包谷饭,脚杆烤起火斑斑。”老厂是息烽县最高寒的行政村,海拔高度达米,大多数天气阴雨绵绵。尤其到了冬天,不是下雨就是雪凌,泥土路经不得雨淋冰冻,寨子里到处都是泥泞。年前,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元,是有名的“空壳村”。

当年修建老厂进村公路的场景

“在进村入户的调查中,群众、村组干部谈得得最多的就是公路。”县政协文史委主任李敬忠说,他是年第一批县选派干部,到永靖镇老厂村挂任村支部副书记。当时单位驾驶员开猎豹越野车到老厂入户调查,车辆前行中起伏颠簸,乘坐的人心惊胆战。猎豹越野车要进村都这么难,更不说货车了。那时候这里贫困得让人揪心。由于地势高寒、缺水,这里的村民祖祖辈辈只种包谷和洋芋、包谷,亩产还不到公斤。村民一年辛苦不够半年糊口,吃饭穿衣大都靠政府救济。

“小时候,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老家有一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能够让我穿着母亲做的白边鞋干干净净进城赶场。”现住县城的老厂村村民本芙蓉回忆说,那时候听见有人称她们为“老厂人”时,心里总是很别扭,因为当时老厂贫穷落后,那称呼里多少带着些鄙夷的成份。读初中的时候,老家的路依然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地泥”。她每次进城赶场都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穿着平时舍不得穿的鞋子,踩着马路上稍稍凸起的石头小心翼翼地行走,直走到漆树沟的水泥马路上才松口气,但脚上的鞋还是被一路的稀泥弄得不成样子。

从年到年,通过十几年的公路建设,老厂全村组组通了毛路,里程达到30多公里,不过道路狭窄,陡弯多,无会车道,只能容纳一辆三轮车行走,技术不好的驾驶员根本不敢去,而且村里没有一条水泥硬化路,尤其是通往老厂村的进村主路坑坑洼洼,下雨和冬天,车辆根本无法到村里,是实实在在的“水泥路”,这让老厂村民特别的闹心、揪心和忧心。

曾经的老厂进村路

为了进村的路,当年老厂村老支书姚国发四处找资金跑项目,先后得到了县乡企局、贵州险峰实业总公司等单位支持6万元,后又找到市政府办公厅争取资金11万元。他和支部成员天天战斗在工地上,组织群众投工投劳,村里人经过3个月的辛苦劳动,将4公里长的漆树沟到老厂的毛路修通了。从年到年,17年时间,老厂修建了通组毛路30多公里。

年8月,老厂村进村路建设动工建设,省交通厅匹配资金万元,调整老厂进村公路(即茅坪至大坪公路)方案和施工设计图,总里程为5.16公里,财政评总投资为万元;南山林场投入资金38万元建设2.5公里,在老厂村范围内的第一条水泥硬化路,于年3月竣工验收。县交通局投入项目资金多万元,组织实施完成了高茶树组至白岩厂村组公路硬化5.33公里,于年5月竣工验收。县财政局实施的雨洒村漆树沟至老厂村青山组公路3公里的一事一议项目公路修建,年10月完工。

如今,公路的修建和硬化,使老厂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老厂村秋淡季蔬菜种植发展达3余亩,成功创造了“南极顶”秋淡季蔬菜品牌,年创产值余万元。仅靠蔬菜种植,该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余元。村里购置了大小货车轿车余辆,余户农户修建了新房,20余户农户还跳出山门,到贵阳市区、息烽县城等地购置了新房。现在的老厂村已是人们公认“有女想要嫁高山,天晴落雨能上山,小伙开着小轿车,姑娘穿着靓衣衫”的富美乡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39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