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康复经历分享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788354.html
斑马跑得快,续航能力还强,而且力量也比一般马更强劲。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不把它驯化,为人类所用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开始驯化时间较晚,难以成功驯化
迄今为止,考古发现人类驯服野马已经有多年的历史,考古人员曾在中亚哈萨克斯坦的柏台文化遗址中,发现了马骨和带有马奶脂肪酸的陶瓷残片,这些马骨周围还有有大量马的粪便。
这些粪便是马被长期被圈养的有力证据。专家认为陶瓷上马奶脂肪酸可以证明当时的人有喝马奶的习惯。而那些被圈养的马并不是用于骑行,更多的是给当地人提供肉类制品。柏台文化遗址是目前为止最早发现人类驯马的遗址,所以也有人说中亚是家马驯养的发源地。
哈萨克斯坦出土的马骨
我国最早发现家马的骨骼是在黄河上游,在距今年左右的甘肃省永靖县大何庄齐家文化遗址发现了随葬的马骨。我国随葬文化中一直有随葬仆人和家畜的习惯,随葬马骨的发现可以证明在中国的驯马文化至少有多年了。
在我国出土的车马坑
柏台文化遗址和大河庄遗址的发现说明人类驯化野生动物的历史是十分久远的,驯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而人类什么时候才产生了驯化斑马的念头呢?
斑马生活在发展较为落后的非洲,非洲原著多以狩猎的原始方式生活,他们简单的生活方式不需要搬运大量的的东西,训练斑马没有意义。
最早训练斑马的时间是15世纪。欧洲殖民者进入非洲后,把他们的骏马也带到殖民地。本想在非洲大草原上骑马驰骋千里,但由于当地气候干燥,很多马不适应当地环境。
更可怕的是,非洲还有一种叫采采蝇的害虫,它在叮咬马的过程中会传播锥虫病,这种病起初会让马昏睡不醒,最后直接死去。许多欧洲马就这样在非洲消失了,这时殖民者把目光放在了非洲的斑马身上。
采采蝇
他们发现斑马不仅能抵抗住蚊虫的叮咬,而且跑得快,重点是斑马身上的纹路很特别,让他们觉得很新奇。其实斑马特别的纹路不仅吸引了欧洲人的目光,它对斑马还起到了保护作用。
首先,黑白相间的条纹对斑马起到了保护作用。这些条纹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的光线不同,会把周边环境与斑马的形态形成一个模糊的景象,这样可以减少斑马被天敌发现的几率。这样的技术还被运用于军事,可以干扰敌军的观察。
黑白相间条纹的军舰
另外,斑马黑白相间的条纹可以减少蚊虫的叮咬。世界各国的人都对此做过验证。日本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找到6头奶牛,给其中的2头牛涂上白色条纹,剩下4头中,2头涂黑,2头保留原有的颜色,然后观察它们被牛蝇叮咬的区别。在长达数小时的观察中,他们发现所有的牛都会被牛蝇叮咬,但是画着白色条纹2头牛的叮咬次数不到剩下两类的一半。因此,科学家们认为斑马条纹可以避免50%的蚊虫叮咬。
涂上白色原料的牛
也正是这样的条件让斑马备受欧洲人的青睐,他们认为所有动物都是可以被人类征服的,斑马也不例外。但他们忽略了一点,所有的征服都需要时间。
要知道,人类祖先驯化家畜家禽都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有的家畜要在圈养的基础上繁衍很多代才能逐渐消失身上的野性,慢慢才能驯化成功。比如,狼就要在圈养10代以后才会慢慢地消除野性。
而且驯化那些动物的时间较早,那时候的人没有时间观念,不懂效率,耗费时间的长短他们可能不在乎。但15世纪的欧洲人不一样,他们追求高效率,想快速驯马成功,这样的驯马必然是失败的。
斑马天生缺陷,不适合驯化
贾雷德戴蒙德说:“能驯化的都是都能驯化的,不能驯化的各有各的缺点。”其实,斑马驯化失败,除了人为因素以外,斑马自身的性格也有重要原因。
首先,斑马十分容易受到惊吓。长期生活在大草原上,它对外界的风吹草动都有明显的感知。这样的性格特征在驯化过程中是很麻烦的,稍微有一些呵斥声,斑马就开始狂奔,而且不分方向。这样就加大了训练的难度,而且在训练过程中还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其次,斑马脾气十分暴躁。在险恶的非洲大草原能生存下来,斑马也有一技之长。在斑马遇到危险或是发怒时,它就会使出它的绝技——后踢腿。在驯化过程中稍有不慎,它就会重重地踢上一脚,这是人不能承受的力量,就算是狮子被踢后都会致使下颌严重骨折甚至当场死亡。
斑马用后腿踢狮子画面
不仅如此,斑马没有家族性,也是难以驯化的原因之一。斑马的群体生活只是为了抵御敌害和获取食物。牛之所以能被驯化,是因为你只需要把牛家族的首领搞定,剩下的牛就会臣服。而斑马因为长期的野外生活,经常会遭遇天敌,即使首领不幸遇难,剩下的斑马会继续生活下去,所以它们只能被单个驯服,而不能被驯化为家畜为人类所驱使。
群居的斑马
还有,斑马的叫声十分扰人,在训练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出怪叫声,而且把它逼急了还会咬人,死死咬住不放。这样桀骜不羁的性格增加了驯化斑马的难度。
在非洲驯化受阻后,殖民者把斑马运送到欧洲训练。
英国有位叫沃尔特·罗斯柴尔德的人还做出了令人震惊的壮举。他是英国有名的政治家和银行家。他曾驱使四匹小斑马拉车在英国街道上招摇过市,一度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一部分人误认为斑马已经被人类驯化了。
沃尔特·罗斯柴尔德乘坐的马车
但其实他驾驭年幼的斑马是因为自身力量不足,短暂地服从于人类。随着年龄的增长,力量大到能反抗人类,斑马的野性也会随之暴露出来。
其他原因
斑马驯化未成功,除了以上两点主要原因外还有其他原因。首先,出现了极端的驯马方式。漫长的驯养过程,很少有人能坚持下来。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津巴布韦国家公园还曾尝试训练斑马用于耕地和运输,但因为结果毫无进展,训练方式也极不人道,最终被迫放弃了。
津巴布韦国家公园独特的岩石
美国的一位名叫谢伊·英曼的少女对斑马很感兴趣,她自己也饲养并训练了一只斑马。据她所说,斑马的保持信息能力不如家马,而且它的注意力不如家马集中。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磨合,最终在她耐心的训练下还是成功了。
我们虽然不能因为一个例子,就觉得斑马被成功驯化了。但不可否认,当时的欧洲殖民者对斑马耐心些,结果或许会有所不同。
谢伊·英曼训练成功的斑马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就连驯养的家马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训练斑马就变得毫无意义。所以斑马不能被人驯化更多的是成本太高,不值得伤筋劳骨!
人类作为地球的最高主宰,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而斑马也是自然界的一员,为何不一视同仁地看待呢?它们也有自己的天性,一些不合理的驯化,致使它们天性泯灭,对它们不是一种摧残吗?